首页 >>

陶瓷瓶样式介绍之传瓶

    流行于隋唐时期的器形,即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 【中文名称】:隋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 【英文名称…[全文]

2012-10-07 15:28:05

陶瓷瓶样式介绍之橄榄瓶

    橄榄瓶是瓶式之一,为清代流行器型,宋代已有烧制,以登封窑珍珠地划花品种较为著名。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产量较大,有粉彩、珐琅彩等品种。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略鼓,平底或圈足,形式橄榄故名。[全文]

2012-10-07 15:27:42

杯式之一公道杯真的公道吗

    公道杯是杯式之一,又平心杯,始见于辽代缸瓦窑产品,元青花中也有,流行于明、清代。传世品中有杯作八角形的,杯中心塑一站立的人,人体内有空心柱,柱之顶底各有一孔,如酌酒与人体内的空心柱平,酒不能流入柱内,如注酒过满,侵至顶孔,流入柱内,同于虹吸…[全文]

2012-10-07 15:06:28

名满天下的钧瓷是怎么来的

    闻名天下的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宋钧官窑,坐落在颍河南岸禹州城北门里边,过去是专为皇帝烧贡品的官窑。因为窑场是夏代大禹王的儿子夏启召会天下部落首领的古钧台,这窑场就叫钧台窑,后来人们都叫钧窑。“片瓷值千金”的钧瓷就是这个窑场烧的。据老人们说:这…[全文]

2012-10-07 15:00:50

元代民窑青花工艺特点

    元王朝在政权巩固,社会相对安定以后,随着麻仓土的发现和开发,进口苏麻泥青料的增多,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做胎的工艺技术不断完善,普遍开始了西亚钴料和众多国产青料的分别使用和混合使用的多种方法,元青花瓷器制作、烧成的工艺美术水平,不断提高…[全文]

2012-10-07 14:59:47

名人谈鼻烟壶的收藏心得

    北大出身的罗嘉,身上既有着纯正的学术气,也有着浓浓的江湖气,谈起收藏来,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我一直怕大家知道我懂,基本上就是以一个傻子的形像在那儿捡漏,他们只知道我喜欢鼻烟壶。” 在罗嘉的书房里悬挂着季羡林的题词“曼妙生花”,他…[全文]

2012-10-07 14:58:41

宣德青花瓷上的龙形

    我国青花瓷的巅峰期,是明代的永乐、宣德时期。发展经济,活跃外交,尤其是才华横溢的宣宗朱瞻基,注重休养生息,体恤民情,提倡节俭,广用人才,出现了富庶、安定的社会局面。随之,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制瓷业也空前繁荣。景德官窑技术力量雄厚,以当地精良的麻…[全文]

2012-10-07 14:56:52

几种仿青铜造型的瓷器简介

    在瓷器中仿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瓷器甚多。从古到今都有。据文献记载,古人要用一些瓷器做祭祀品,所以就大量仿制青铜祭祀礼器的造型,这种情形以明代最盛行。当时朱元璋当皇帝之后,下过一道命令,就是:今后祭祀的器皿都使用瓷器。据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代替原…[全文]

2012-10-07 14:54:49

不同种类样式的瓷尊特点

    瓷尊是陶瓷容器的统称,始见于商代,用作酒器,也用于祭祀。尊通常的形状为敞口、折沿、圆腹,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各大文化遗址中均有出土,多为陶质,外表上加有各种印纹做装饰。一般体型均较巨大,估计应为固定安放的器物。商代中期以后尊的形…[全文]

2012-10-07 14:52:43

不同种类样式的瓷炉特点

    瓷炉,古代陶质和瓷质焚香用具,又称“香炉”、“香薰”。始于三国,当时造型多作敛口、扁圆腹的罐形或盆形,多数装双耳,也有装丁字形提梁或无耳的,器腹镂几排小圆孔 ,底有圈足或三矮足。江苏宜兴周处墓出土的西晋香炉,圆球形炉体,上镂三层三角形孔,顶…[全文]

2012-10-07 11:51:48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