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龙窑每窑一宝

  石湾陶瓷是个宝,传说每窑一件宝。据传南风灶在明代正德年间建成之后,开始烧了第一窑。由于该窑灶是从原来的龙窑进行了改进,开窑出来的陶器产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质量,陶工们欢欣雀跃。这时候有一乞丐也凑近人群,以为有得分。人们见他衣衫褴褛,阻碍工作,便随手捡个小盆子给他,打发离开。以后那乞丐就用这个盆子乞食。一般乞食捧的是瓦钵,而他拿的是盆子,比一般“乞儿兜”大,乞来的食物多了一些。当天吃不完时,就存放在盆子里。第二天,这些残菜剩饭居然不会馊臭变质。连续每天都这样,他把那盆子视为至宝。这事传开之后,人们都说石湾陶器有宝气。

  又据民国年间梁照葵所撰《石湾陶器考》记载:石湾乡内苏氏有一瓦钵,盛饭喂鸡之后,第二天那鸡饭依然满钵。从此,石湾每窑一件宝的说法又传开了。

  传说归传说,虽有些神奇,但石湾龙窑每窑一宝,却非神话,这是龙窑特有的“窑变”现象。龙窑的特点是温度升降变化大,烧窑时火焰气温与窑的位置,以及釉料成分的不同,烧成的产品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釉色特别艳丽,这就是“窑变”。但“窑变”的数量很少,人们视为珍品,故有“每窑一件宝”的传法。

  南风古灶窑火的延续,上溯远古,下迄当今,为石湾制陶史留存强而有力的物证。古灶里现存的朴素“脚印”,记载着制陶历程的足迹;司空见惯的“瓦罐”,稍作叠加便成神韵的陶树,让人浮想联翩;如今在窑侧制成以五千年文物镶嵌成的壁画《瑞龙献宝》,晖映着升腾窑火的“古窑吐艳”,为石湾增添了诱人的景色,更为历史文化名城增加了丰富的内涵,也成为现代建陶传承与发扬的文化宝葳。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