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中国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请提交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在近期和您联系!
电话:010-87670820-801
QQ:1013880889
邮箱:editor@wenwuchina.com
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民间、心口相传,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活态文化基因,也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全文]
2018年4月15日,在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孙家村,70岁的孙树秋,正在自己的工作室内,专心致志的制作着小木船的零部件。摸一摸金头、虎牙、护腮鸟,围着这个1.2米的风船转上一…[全文]
从前,生活在犍为县金石井镇的人们,多取岩土烧砖、制陶为生。到了近现代,随着各种简洁、美观大方的新瓷器的出现,从事土陶的制作人越来越少。现在,金石井镇14个村、1个社区160…[全文]
春秋时期,晋国中军主帅正卿栾书(谥号武子),建为栾邑,栾城由此得名。汉代名将柴武、唐代宰相苏味道、元代数学家李冶、红巾军起义领袖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等均为栾城人。历史留给栾城…[全文]
当机器刺绣开始批量生产,手工刺绣就被淹没在历史长河;当冲压锅占领人们的厨房,手工铁锅就被遗忘在角落。对此牛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的不光是一味保护,更需要代代流传。 …[全文]
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仅具有驱暑纳凉的功效,更承载了民族艺术的文化传承。上周日,动动美学院邀请孩子们来到位于大运河边的中国扇博物馆,体验插骨团扇的制作。 团…[全文]
3月23日,“传承人对话·广东篇”系列活动之“非遗圆桌:传承人跨界对话(三)”在广州图书馆举行。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厅指导,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主办,广…[全文]
3月22日,罗田县白庙河镇中心小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腔戏第六代传承人盛翠平老师,正在教戏曲兴趣班的孩子们学唱《报花名》选段。今年,罗田县镇两级确定了一批“戏曲进校园”工…[全文]
王子怡在美国上汉绣课 本人供图 28日,江汉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项目传承人王子怡,在指导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时,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中美“文化寻…[全文]
河南省宝丰县是中国汝瓷之乡,宋代的汝官窑遗址就在大营镇清凉寺村。今年36岁的非遗传承人马得原是河南省宝丰县汝瓷研究所的一名工艺美术师,他15岁跟随父亲学习汝瓷造型创作,玩起…[全文]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进校园,推进我省非遗武术传承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3月24日,由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主办,济南幼高专承办…[全文]
3月20日,水井坊博物馆开行业先河,发起并成立“第一支”白酒业内非遗保护专项基金(全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全文]
昨天,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里迎来了一群小客人——学习非遗技艺的小学生们,据悉,两天时间里将有540余名小学生来到民俗博物馆,向这里的非遗传承人学习面塑、布艺、剪纸等非遗技艺,接…[全文]
具有历史典故的拼布,布制玉米、萝卜……每一件物品都让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们惊讶赞叹。3月25日,五十多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了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天康三苏彩棉土布…[全文]
由湖北省文化厅主办,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湖北省非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3月20日下午在武汉开班,湖北各非遗保护中心主要负责人共120余人参加培训。 开班第一…[全文]
为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为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8年1月13…[全文]
1月12日,为期5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性传承进课堂督查考核在江东小学结束。 此次“非遗”进课堂考核由靖州县民宗文体旅游广电局和县教育局组织,县非遗中心具体实施。相关…[全文]
1月12日,由固安县文广新局主办、固安县教育局协办,固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再次走进固安县六所小学,举行第二届非遗“小小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全文]
12月14日,廊坊师范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王荣芳,带领中心成员金九红、郝三平等一行7人,赴永清县旅游局考察调研。永清县旅游局局长田光明、副局长刘米蓝对考察团一行表…[全文]
12月5日,华州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启动仪式在城关小学举行,市、区有关部门领导以及城关小学4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上,华州区教育局负责人向与会师生讲述了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华州皮影、花馍、粮食字画、剪…[全文]
11月26日,江西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人声鼎沸,学生们围拥在南昌市非遗项目豫章剪纸、宣纸刺绣、竹雕、万家绘染布画等展台前,为每一项工艺的奇妙与精美啧啧称奇,有的学生挽起袖子上前体验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 这只是南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文]
暑假期间,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旧店小学免费开设皮影戏小课堂,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冀南皮影戏民间艺人为当地的留守儿童介绍皮影戏知识,并教他们制作皮影、表演皮影戏。新华社…[全文]
5月16日,衡水市冀州区信都学校的学生在花丝技艺传承人康运青的指导下体验花丝制作工艺。当日,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信都学校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技艺冀州传承人康运青走进校园,为…[全文]
舞龙舞狮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民间习俗,发展至今,也成为了具有健身功能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我们乐清市茗西学校,就有这么一支龙狮团队。 5月4日,茗西学校迎来温州市一场大型…[全文]
4月24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思楼大厅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学校邀请兔子王、剪纸、烙画、瓷雕、鲁绣等10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来到学校,为学生们演示了技艺…[全文]
4月14日上午,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轻工分院2017艺术节在轻工分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为学生、老师及社会各界人士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全文]
12月30日,2016年辞旧迎新之际,受“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邀请,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艺人张庭旭及其弟子们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进行一场朱仙镇木版年画展览…[全文]
近日,上海皓古文化艺术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活动。为传承风筝技艺,弘扬风筝文化,由上海皓古文化艺术馆组织的以“筝爱你”为主题的风筝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嘉定斌心学校举行,50多名青少年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邀请了上海石库门里弄…[全文]
大沽龙灯作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为了让这一优秀的本土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大姑龙灯的传承人将“龙灯”带进了学校,走近孩子们。 昨天(6月21号),年近八十岁的大沽龙灯第三代传承人路祥来到滨海新区塘沽盐场…[全文]
丝绸传承人、裕红祥丝绸文化馆馆长毕旭东为学生们展示土法缫丝。 6月8日,“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大型展览活动在神道口中学举行,9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校园,通过展示、互动等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全文]
两件圆明园流散文物由民盟中央启程“回家”
外国博物馆里面的中国老照片
广东省博馆藏玉器欣赏
浙江省博馆藏金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