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朝代中青花瓷的特点—明青花瓷(一)

    青花瓷中,产地以景德镇青花瓷为佳,说到青花瓷发展过程,明青花瓷的工艺已经日益娴熟,现代青花瓷作品有很多都仿照明青花瓷,笔者在世博会纪念礼品中也见过一例明青花瓷仿品。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全文]

2012-10-05 14:56:38

探寻西夏瓷器之谜

    灵武市磁窑堡镇灵新煤矿办公区附近约一平方千米的荒滩上,矗立着一座古老的烽火台,周围散落着鲜为人知的西夏瓷器碎片。这片荒滩,就是神秘的西夏瓷器遗址所在地。这里烧制的瓷器分属西夏、元、清三个朝代,其中西夏时期的数量最大。由此,可以确定是武磁窑堡…[全文]

2012-10-05 14:55:51

宋金磁州窑瓷器介绍

    磁州窑系是宋金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系,以河北磁县磁州窑为中心,窑场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广有分布。江西吉州窑南宋时也烧造磁州窑系风格的瓷器。磁州窑系诸窑多是综合性瓷窑,兼烧白瓷、黑瓷、彩绘瓷、三彩陶器等品种。 白瓷 白瓷是…[全文]

2012-10-05 14:55:19

宋代宫廷垄断的三个瓷窑(三)

    杭州修内司官窑 北宋汴京官窑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而终结,高宗南渡后在杭州另立新窑,这是汴京官窑的继续,因称南宋官窑。最早见诸文献著录的是南宋叶真《坦斋笔衡》,“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宫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全文]

2012-10-05 14:54:45

宋代宫廷垄断的三个瓷窑(二)

    汴京官窑 汴京官窑是北宋的官窑,也是一个无法从窑址取证的一个瓷窑。关于北宋官窑也仅有南宋人顾文荐〈负暄杂录〉中的一条简单记载,仅云:“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顾文荐虽是南宋人,”杂录“而以”负暄“名,应是作者老年闲居时的著…[全文]

2012-10-05 14:54:07

宋代宫廷垄断的三个瓷窑(一)

    宋代瓷窑众多,绝大部分是民营制瓷手工业,在众多的民营瓷窑之中,少数产品质量好的,地距两宋都城较近的瓷窑被宋宫廷看中,在烧民用瓷器的同时,也为宫廷烧造一定数量的宫廷瓷器,这类瓷窑有定窑、耀州器、钧窑、景德镇窑和龙泉窑。宋代还有三个瓷窑产品为两…[全文]

2012-10-05 14:53:31

明朝文化陶瓷发展史(二)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全文]

2012-10-05 14:52:55

明朝文化陶瓷发展史(一)

    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趋向没落,资本主义因素开始萌芽的时期。从洪武帝创建大明到崇祯帝上吊殉国,明王朝经历了267年的兴衰。在此期间,手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都有了很大发展。自唐宋以后,瓷器贸易已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到明代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全文]

2012-10-05 14:52:16

隋唐文化陶瓷发展史

    杨坚先后兼并了北周和南陈,统一中原,方国号隋,至炀帝而亡。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比较发达。这是一个承上(南北朝)启下(唐代)的过渡时期,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格,又有所变化,更加饱满。从已经…[全文]

2012-10-05 14:51:37

南北朝的陶瓷发展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从公元 200年至581年。公元200年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现南京称帝,国号“吴”,史称“三国”。在这一时期,对于陶瓷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全文]

2012-10-05 14:50:22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