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一个优美的传说
2012-09-30 17:07:00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钧瓷是我国陶瓷中的珍奇瑰宝,也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成为御用珍品,并在禹州城北“古钧台”附近设置窑,烧制宫廷用瓷,故窑名“钧窑”,瓷名“钧瓷”。
钧瓷的胎质细腻,坚实致密,扣之有声,清脆动听,圆润悦耳,犹如金属,釉色莹润,五彩缤纷,古朴典雅,艳丽绝伦,尤以多种窑变为其他窑口产品所不及,釉色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色彩纷呈,争奇斗艳。古人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和“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的多样和窑变的微妙之美。
关于钧瓷的由来,神垕镇流传着一个优美的传说。从前,有一位老妇人,领着几个儿子以烧窑为生。一天出窑时,他们发现烧出了几件带红紫色斑的瓷品,非常好看。而在过去烧的彩瓷中,这种色彩从未出现过。兴奋之余,母亲领着儿子连烧数窑,想再烧出这样的颜色,结果再也没有出现带红紫色斑的瓷品。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时,母亲忽然发现作坊的地上有一些铜屑,就问儿子这些铜屑是哪里来的。儿子说,前几天有一过路铜匠曾在此借宿过夜,想必是他留下的。母亲猜想:莫非是这些铜屑混入釉中,才烧出了带红紫色斑的瓷品?于是她把铜屑配入釉中,结果,又烧出了如玫瑰紫、海棠红那样美丽的彩釉瓷品。这家人烧出了彩釉瓷品的消息在神垕镇迅速传开,远近窑场争相效仿。有些能工巧匠又试探着把铜矿石配在釉里,烧出了色彩更加丰富的瓷器。于是,钧瓷诞生了。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