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美人祭瓷器的故事

    “美人祭”是一种瓷器,也叫祭红或霁红、积红,属颜色釉范畴,色红而润泽细腻,呈色安定而不流淌,是红釉中的上品,以明代所产的最为珍贵。是不可多得的收藏品。 “祭红”瓷器也有一个类似“风火神”的故事,60年代景德镇还拍过“祭红”的同名电…[全文]

2012-10-06 17:09:28

青花瓷起源与釉下彩

    釉下彩的装饰手法是有序发展的。西晋晚期,青瓷上即出现了褐色点彩,东晋时普遍使用,并发展到条彩、块彩、斑彩。这种彩绘多出自浙江的青瓷窑系。 浙江省临安县吴越王钱镠之母水邱氏墓出土的越窑青釉褐彩如意云纹罂、越窑青釉褐彩如意云纹镂空熏炉…[全文]

2012-10-06 17:08:52

青花瓷起源与白瓷

    白瓷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湖南长沙窑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釉器。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范粹墓出土了比较进步的白瓷。陕西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李静训墓出土了成熟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中已不见白中闪黄或…[全文]

2012-10-06 17:07:52

青花瓷起源与钴蓝

    1950年以来,在河南、湖南、山东、陕西等地曾多次从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墓葬中出土过各种类型的琉璃人造饰品。经过对它们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证明带绿色光泽人造珠的主要着色剂是铜,带蓝色光泽的主要着色剂是钴。春秋末河南固始县侯固堆出土的…[全文]

2012-10-06 17:07:18

唐青花的历史面貌

    唐青花多为外销瓷,而且是当时的一般商品,难以保存至今。唐青花瓷的研究是建立在出土和出水的器物资料之上的。 1975年,扬州唐城遗址出土了一块唐青花枕片,长8.5厘米,宽7.6厘米,厚0.6厘米,釉层为0.01厘米。青花呈蓝色,有小…[全文]

2012-10-06 17:06:44

瓷尊有哪些经典器型

    瓷尊是陶瓷容器的统称,始见于商代,用作酒器,也用于祭祀。尊通常的形状为敞口、折沿、圆腹,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各大文化遗址中均有出土,多为陶质,外表上加有各种印纹做装饰。一般体型均较巨大,估计应为固定安放的器物。商代中期以后尊的形…[全文]

2012-10-06 17:06:13

宋代南方民窑之建阳窑

    南方还有重要的黑瓷,福建的建阳窑,也叫建窑。建阳窑主要生产的东西就是喝茶的茶盏。我们现在说起来就是一个茶碗,它在史书上记载叫“乌泥窑”。乌泥窑就是胎是黑的,特别黑。黑瓷的生产主要跟宋代的饮茶习惯有直接的关系。 宋代的关于饮茶的记录…[全文]

2012-10-06 17:04:40

瓷器与宗教--道教

    说起道教与瓷器,首先想到的是一部老电影《战上海》,其中有一个情节:国民党京(南京)沪杭总司令汤恩伯去拜访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时,送给司徒雷登一件瓷器—武财神赵公明。他跨下黑虎,一手持元宝、一手持钢鞭。用以喻征当时的美国十分贴切:大棒加金钱。 …[全文]

2012-10-06 16:58:44

宋代定窑瓷器的胎釉

    宋代定窑的创烧时间为唐代早期,此时主要生产粗胎黄釉、褐釉和白釉瓷器,胎质粗松厚重,含有大量杂质。优质粗略,施釉不匀,呈色极不稳定。胎体厚重,造型不规整,外黄釉内白釉浅腹碗是定窑早期有特色的作品。唐代中期,定窑产品的质量已经有明显的提高。胎色…[全文]

2012-10-06 16:58:17

定窑瓷器赏析--定窑鱼纹穿带瓶

    定窑鱼纹穿带瓶:小口短颈,丰肩鼓腹,下腹收紧,接喇叭状圈足,整器造型设计成一条鱼的形象。器身运用刻划、模贴、堆塑等技法,装饰四条鱼纹。肩部的两周弦纹,将鱼身和鱼头区分,腹部凸棱为鱼的背鳍,为四条鱼共享;凹棱则表示为四条鱼的鱼肚。同时在鱼肚和…[全文]

2012-10-06 16:57:16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