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花加彩装饰的拼逗形式

    青花加彩装饰的拼逗形式 按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的拼逗范围,有三种形式: (1) 瓷器上同一画面不同纹饰由釉下青花和釉上彩拼逗画成。 明初时,青花加彩处于初创阶段,青花和釉上彩分别画不同的独立纹饰,共同组成画面。如青…[全文]

2012-09-28 16:28:19

彩绘瓷上的西洋人物图像

    相对于青花瓷上的西洋人物图像,18世纪中国彩绘瓷上的西洋人物图像种类更丰富,题材更广泛,并充分发挥了色彩在瓷器装饰中的优势。无论是明代出现的五彩、斗彩、素三彩、矾红彩,还是清代出现的珐琅彩、粉彩、墨彩等新品种,都展现出色彩绚丽而繁盛的18世…[全文]

2012-09-28 16:27:00

珐琅彩--中国瓷器的顶峰

    珐琅彩是中国瓷器的绝世名品,仅清康雍乾三朝宫中有少量生产,专供皇室御玩,存世极为珍罕。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在拍卖场上的“天价”,许多都是由珐琅彩创造的。早在1999年,一只直径6厘米的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就拍出了1891万元的高价,而清乾…[全文]

2012-09-28 16:26:21

梅瓶的历史(四)--称谓

    四、梅瓶的称谓 对于梅瓶的称谓从现有文献看,将这种特有的具有曲线美的瓷瓶称为梅瓶的记载,应该是在清末到民国时期由许之衡所撰写的《饮流斋说瓷》。在它的上面有如下记载:“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侧微束,口径之小仅与梅…[全文]

2012-09-28 16:25:59

梅瓶的历史(三)--功用

    三、梅瓶的功用 梅瓶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就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现在的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中看,它的作用不外乎贮水器、储酒器、随葬器、陈设器等若干项使用功能。它作为盛水器,是在契丹民族时期就开始出现了,作为水的储藏和搬运的容器…[全文]

2012-09-28 16:25:10

梅瓶的历史(二)--演变

    二、梅瓶的演变 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唐代邢窑白釉瓶,是一件器型上近似于梅瓶的器物,属于大口器的一类。另外在唐代的岳州也有一种近似梅瓶的盘口瓶出土。将它们与梅瓶相提并论是否有些牵强,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结果。 契丹人虽然是…[全文]

2012-09-28 16:24:24

传统吉祥图--魁星踢斗独占鳌头

    在古代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图名为“魁星踢斗”或“魁星点斗”。此图画一面目狰狞、赤发环眼、回首反顾的蓝面鬼,他右手握毛笔,左手捧墨斗,右脚金鸡独立,站在海中一条大鳌鱼头上,左脚扬起后踢,上面是北斗星。这幅画画的是鬼踢斗,即“魁”字的形象,寓意金…[全文]

2012-09-28 16:23:56

钧瓷无对窑变无双

    宋代钧窑早期崇尚天青色,以蛋白石光泽青釉为基调,以氧化铁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出天蓝、天青、月白等颜色。后来在釉料里添加氧化铜,烧制时经氧化、还原焰作用呈现红色,并与天蓝、天青、月白等色相互融合,形成红里透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全文]

2012-09-28 16:23:31

五光十色的钧瓷受青睐

    钧瓷极其灿烂的色彩变化注定了它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以青、红、紫为主调的釉色又注定了它是人见人爱的吉祥物。青色代表活力和生机,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紫色代表高贵和典雅,这几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吉祥含义。 在汉代,紫色和青色有着崇高的地位,…[全文]

2012-09-28 16:20:30

书画市场将迎来投资高峰

    “中国书画艺术品”论坛日前在深举行,论坛邀请了多位处于中国书画市场、艺术资本、艺术金融等诸学科前沿的专家、教授,通过不同思维途径与语境方式,合力阐述了艺术品资本市场及中国书画艺术品未来的发展趋势。 论坛结束后,国内…[全文]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