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九龙公道杯的秘密

    相传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定都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有一天特宴请他的开国功臣们。席间,朱元璋拿出一只陶瓷酒杯对大家说:"卿等与朕南征北战,纵横沙场。功绩大小,尔等自知。朕今日亲自斟酒赐饮,尔等可视自己功劳多寡定斟酒长短。"说完,令徐达第一个上前领…[全文]

2012-10-07 17:40:52

陶瓷瓶样式介绍之转心瓶

    转心瓶也称“旋转瓶”。转心瓶是清代宫廷的御用观赏玩物,存世十分稀少。转心瓶多为粉彩瓷器,工艺精美,绘画细腻,独出心裁。 转心位置 转心瓶是在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内瓶上往往用粉彩描绘婴戏、四季风光图案。外瓶在与内瓶…[全文]

2012-10-07 16:51:39

陶瓷瓶样式介绍之双联瓶

    双联瓶是瓶式之一,流行于清乾隆时期,因两瓶联成一体而得名。直口较浅,短颈,丰肩,腹下收,通常是两瓶的腹部粘连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圆珠纽顶盖。器型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双联壶,唐宋时的瓷制品有双鱼瓶。清代极为流行,乾隆年间的合欢瓶就属此类。品…[全文]

2012-10-07 16:46:36

新定瓷器的来历

    新定瓷器,文献记载定窑瓷器的一个品种。明曹昭《格古要论》卷七《彭窑》载:“元朝戗金匠彭均宝,效古定瓷制折腰样者,甚整齐,故名曰彭窑,土脉细,白者与定器相似,比青口欠滋润,极脆,不甚值钱。卖骨董者称为新定器……” 考古工作者根据曹昭…[全文]

2012-10-07 16:45:15

陶瓷壶样式介绍之扁壶

    扁壶是瓶式之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瓷制品最先流行于西晋。造型为直口,溜肩,扁圆腹,外撇高圈足,器腹两侧有对称双系,便于系绳背挂。宋以后,依其形而名之,改称扁壶。元代以龙泉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烧制的四耳小口扁壶最具时代特征。明代景德镇窑以永…[全文]

2012-10-07 16:43:10

陶瓷壶样式介绍之凤首壶

    凤首壶是壶式之一,又称凤头壶、凤首壶,有青瓷、白瓷和彩釉陶制品。盛行于唐代。源于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造型,用龙凤纹作装饰,明显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 中国唐代陶瓷器。造型以凤首作盖,龙身为柄,壶形保留了南北朝时期莲花尊的形状,又吸取…[全文]

2012-10-07 16:39:22

陶瓷壶样式介绍之僧帽壶

    僧帽壶:中国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的壶式之一。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为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元器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器壶流略长,清器颈略高,腹部略瘦。最早为…[全文]

2012-10-07 16:36:03

陶瓷壶样式介绍之提梁壶

    传说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弃官来到蜀山,闲居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上,他喜欢吃茶,对吃茶也很讲究。此地既产素负盛名的「唐贡茶」,又有玉女潭,金沙泉好水,还有「海内争求」的紫砂壶。有了这三样东西,苏东坡吃吃茶、吟吟诗,倒也觉得比在京城做官惬…[全文]

2012-10-07 16:35:16

陶瓷壶样式介绍之执壶

    执壶,最初的造型是由青铜器而来,南北朝早期的青瓷当中,已经完成了这种执壶的造型。其后在唐宋两代是金银器中的一种酒具,这从唐宋绘画上是很容易看到的。直到现在,还有宋代青白瓷的执壶流传下来。明代青花执壶,采用了金银器执壶造型的优点,安定、秀美而…[全文]

2012-10-07 16:34:22

福建两大名瓷之一:建窑黑瓷

    建窑的黑瓷和的话的白瓷,这一黑一白成为福建的两大名瓷,黑瓷因宋代帝王时兴斗茶而盛行,白瓷更是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白”而饮誉至今。 建窑黑瓷烧制与宋代,而建窑创烧的年代却在晚唐,至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初始黑瓷,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全文]

2012-10-07 16:33:10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