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壶样式介绍之执壶
2012-10-07 16:34:22 来源:藏瓷网 已浏览次
执壶,最初的造型是由青铜器而来,南北朝早期的青瓷当中,已经完成了这种执壶的造型。其后在唐宋两代是金银器中的一种酒具,这从唐宋绘画上是很容易看到的。直到现在,还有宋代青白瓷的执壶流传下来。明代青花执壶,采用了金银器执壶造型的优点,安定、秀美而灵活。因为瓷的质料和青花绘画的关系,青花执壶显得高妙隽雅,正如明代同形状的雕漆器‘仙盏瓶’一样,能够唤起一种梦幻感觉。
壶身主体采取了瓶的形状。如果把盖子、柄(把手)、流(壶嘴)都省略去,它便是一只美丽的花瓶。这只花瓶口小、颈长、肩削、腹重、足底短小而踡缩,圈足宛然一只玉壶春式的花瓶,瓶的重心在下半部,造型沉稳。其他附件则是为了使这个美丽的瓶状器物具有壶的作用而加上去的。
壶嘴的设计对于线的运用非常流利,在造型上是使一条向上斜挑起来的弧线,从壶身的一端向空间延伸开去,略呈抛物线形状。壶嘴的顶端和壶身保持较大的距离,构成大约30°的锐角。同时顶端微细,增加了自然飘洒的感觉,避免了突兀钝重的缺点。壶身另一面的把手像一条彩结一样,滑腻而婉转地附在壶身上。有的执壶还在把手的两端塑造成如意形图案,表示它不是和壶身生硬接上去的,而是从应用出发,又顾及到审美要求的一种配合。同时还对称地调整了壶嘴和壶身的关系,使它左右均衡,不偏不倚,重心适宜。
执壶附件的次要部分是壶盖以连在壶嘴和壶颈之间的云形托子,还有壶身下面的底足……底足把壶身托住,使它的主要部分更加明显,起着连接作用的一块云形托子,安排灵巧而适当。它和把手对称起来,补充了壶嘴上部和壶身之间的空隙,使向上斜挑出去的壶嘴稳定下来,改变了壶嘴孤单细弱的情况,同时还增加了装饰的美。而且因为壶嘴细长,有了这个饰件还可以在烧造时防止壶嘴变形。而这种立体图案,这种空间艺术是完全服从使用的需要,不是单纯为了追求装饰的美才这样做的。
现代,执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茶用具。它的样式繁多,常见的有“秋梨”“扁柿”“一把抓”“马蹄”“铜钟”“圆西瓜”等。一把好壶必须具备“三平”,要求把手、壶口、流口高度在一个平面上,再配上精美的瓷画,更是锦上添花。每当你沏上一壶新茶倒入杯中,那一缕缕热气透着清香,沁人心脾,一种闲适、雅致、宁静之感油然而生。品茗赏壶,真乃快事。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