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利在长远(下)

    在大陆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中,由于受到对象类型和管理方式的限制,长期以来强调和关注的是历史纪念物层面的展示问题。大陆地区使用的文化遗产的概念,相对而言也最接近于历史纪念物的定义。这类保护对象最具表性的案例包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全文]

2015-01-21 11:36:41

丝路经济带建设中应重视美术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利用

    习近平同志关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明确了新时期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重点,根据中央精神和国家战略,陕西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分析形势和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基本定位。关于丝绸之路,人们大致认为它是指汉唐时期…[全文]

2015-01-21 11:34:58

守护好公园里的大遗址是个新命题

    辽宁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标志着该遗址公园一步跨入了国家级。披上“国字号”战袍是一项至高荣誉,同时也是一道崭新命题——当“大遗址”成为“公园”,该如何处理好专家考古与公众游览、遗址保护与经营开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全文]

2015-01-21 11:33:54

考古学如今不再古板 正主动走进民众

    英国考古学家保罗·巴恩认为,“考古学是可以研究人类过去99%部分的唯一科学……如果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在去往何处,那我们就需要去追溯我们的轨迹,去看看我们来自何处。” 如今,考古学这个长期孤僻的学科正受到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在23日至2…[全文]

2015-01-21 11:32:59

萧山老建筑:去或是留不应该是一道难选的题

    萧山朱凤标故居维修一期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明年初,这个萧山最大的名人故居,就将完成修缮工作。如果当初不及时修缮,朱凤标故居很有可能会成为危房。 我们在庆幸朱凤标故居命运的同时,却也看到——如今,一大批无人问津,但是具有历史…[全文]

2015-01-21 11:32:02

媒介与服务:考古志愿者职能思考

    “服务”是志愿者的本职,“奉献”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所谓“考古志愿者”并不是单纯的享受“近距离感知与体验”的受众,还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发地成为考古人,或是“公众考古人”。诚然,志愿者并非专业的考古从业人员,他们对考古怀着一腔热情和满心…[全文]

2015-01-21 11:30:47

国内考古志愿者的现状和探索

    “志愿者”理念从西方兴起,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内对志愿者的定义是:“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全文]

2015-01-21 11:29:52

中国公众考古的源流

    我在复旦开《公众考古学》的课,和做其他公众考古实践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多了个“学”字,这就有了课程建设,特别是研究公众考古旨趣。其中,也就免不了要梳理教学内容的源流,向学生介绍一些公众考古史以及公众考古学史,诸如中国是何时有公众考古的?中国公…[全文]

2015-01-21 11:28:24

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评论眼: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进入保护名单的历史遗迹太少。以英国为例,到目前为止共有超过50万栋建筑和8千处历史文化景观区进入其保护名单,并且这个数字每年仍在不停的上升中。我们的近邻日本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规定要在城市中设立“传统建筑保护区…[全文]

2015-01-21 09:23:40

"龙凤呈祥"一词被误解:

    “龙凤呈祥”是一个被误解千年的词。凤最早作为楚人的原始图腾,是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征,是导引人的精魂“飞登九天、周游八极”的载体。作为一个图腾崇拜,凤原本是不存在性别的。后人将之与凰组合成“凤凰”,便有了雌雄之分,凤自然成为一只雄鸟。 …[全文]

2015-01-20 09:34:13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