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花的历史面貌

  唐青花多为外销瓷,而且是当时的一般商品,难以保存至今。唐青花瓷的研究是建立在出土和出水的器物资料之上的。

  1975年,扬州唐城遗址出土了一块唐青花枕片,长8.5厘米,宽7.6厘米,厚0.6厘米,釉层为0.01厘米。青花呈蓝色,有小黑点散于青花图案之上,纹饰为散叶纹与菱形纹。胎色灰白,有细小开片。

  1983年秋冬之际,在扬州唐代罗城范围内又陆续发现了一批具有唐代造型特征的青花盘、碗、壶残片,轰动一时。唐青花顿时成了国内外陶瓷考古界的热门话题,并被列为当代中国陶瓷考古的重大成就之一。此后,在原唐城遗址范围内又连续发现了20余片青花瓷残片。2002年,在扬州古城出土了一件花卉纹残执壶,高16.5厘米,造型、青料和纹样都具有典型的唐代特征。颈部粗短,长圆腹,圆管形短流,青料发色艳蓝,特别是腹部纹样,为菱形花叶纹。

  1998年,黑石号沉船中出水了三件唐青花瓷器。

  2002年——200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巩义市唐三彩窑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唐青花瓷的实物标本。2005年至200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巩义白河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以烧制唐代白瓷为主的唐代窑炉,还有唐青花瓷片,可看出的器型有圈足碗、葵口碗、套盒与枕。

  2007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两件唐代青花塔形罐。白瓷胎,两罐形状相同,由盖、罐、底座三部分组成,器盖呈塔刹状。这两件唐代青花塔形罐是首次发现的唐青花完整器,为研究唐代青花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完善,唐青花的面貌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