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土遗珍——春秋黄国玉器浅论

淮土遗珍——春秋黄国玉器浅论

    黄国,为周代嬴姓国,是周王朝分封在江淮流域的诸侯国,其守东方诸国西入淮河上游的门户,当南楚北进中原之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黄国故城在今河南信阳潢川县西北淮河南岸隆古乡。公…[全文]

2015-05-28 10:56:19

玉得五神王巫玉——商代玉器赏析色沁,胜得十万金

玉得五神王巫玉——商代玉器赏析色沁,胜得十万金

    商代是一个重视巫术的社会。《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在殷墟发现的大量卜辞甲骨即反映出商人“事必贞之”的习俗,巫世相王室,成为商王政治的重要帮手…[全文]

2015-05-28 10:54:20

西汉王室玉器鉴赏

西汉王室玉器鉴赏

    在长沙市博物馆的库房里,收藏着数千件玉器,时间从战国时期一直到清末民初,其中尤以战国两汉时期最为精美,而这其中可以算得上是绝世珍品的当属1974年12月至1975年1月在长…[全文]

2015-05-28 10:51:30

汝州东沟窑金元时期青瓷与钧瓷原料和工艺特征的比较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4年03期 【摘要】 金元时期在豫西中部地区多个窑址同时生产青瓷和钧瓷,发掘于2005年的汝州东沟窑遗址即是该类窑址典型代表之一。为系统了解东沟窑青瓷和钧瓷的胎釉元素组成特征和工艺特点、揭示两类瓷器各自随时…[全文]

2015-05-28 10:28:36

当代钧瓷艺术创作路径刍议

    许昌学院学报 2014 第3期 【摘 要】钧瓷作为陶瓷艺术与文化的载体,在新时期需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当今社会各阶层对文化艺术的多样多变的需求.钧瓷创作应立足本土文化,以满足社会大众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需求为旨归,通过更丰富、…[全文]

2015-05-28 10:27:14

论宋代陶瓷艺术的朴素美

    美术观察 2014 第3期 【摘 要】前言宋代是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不仅出现了定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五大名窑,还出现了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建阳窑等地方名窑,各大名窑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在我国陶瓷艺术发展史…[全文]

2015-05-28 10:25:52

试论乡镇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社会主义研究》 2004年3期 【摘要】 神垕镇是一个以生产钧瓷而闻名的历史悠久的古瓷镇 ,号称“钧都”。改革开放后 ,该镇确立了“以瓷兴镇”的经济发展战略 ,人均GDP提前达到小康水平。本文作者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对神垕镇经济…[全文]

2015-05-28 10:24:46

钧窑研究的史学困境及方法论反思

    许昌学院学报 2014 第3期 【摘 要】近百年来的钧窑历史研究大致形成了“文献学派”、“考古学派”和“科技学派”三大流派,它们具有各自的学术成就同时又都遭遇史学瓶颈和困境.既往的钧窑历史研究存在着主观性推断、反逻辑推理、循环伪证等…[全文]

2015-05-28 10:23:19

当代钧瓷与景德镇陶瓷的比较

    佛山陶瓷 2014 第2期 【摘 要】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全文]

2015-05-28 10:21:29

钧红釉探索与烧制工艺

    美与时代(城市) 2014 第2期 【摘 要】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产于中国河南禹州市,是世界上最早的铜红釉瓷的发源地,堪称一切窑变之祖。河南禹州市神垕镇是钧瓷的发源地和故乡,古代窑址遍及神垕镇布周边,在禹州市境内有168处之…[全文]

2015-05-28 10:20:09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