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窑瓷 | 宋金时期的梅瓶

    鸡腿瓶传入北宋后,北方汉族地区也开始烧造这种长腹小口瓷瓶,最终使梅瓶造型固定下来,在宋代南、北方民窑中多有生产,而少见于宋代的官、汝等官办瓷窑,说明梅瓶作为盛装实用具主要为民间生活所使用。在造型上,北方梅瓶较多保留了契丹鸡腿瓶的痕迹,形体修…[全文]

老窑瓷,宋代,金代,梅瓶 2015-06-03 11:31:33

老窑瓷 | 我国汝窑瓷的演变历史

    我国瓷器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国的五大名瓷“汝、钧、官、哥、定”备受欢迎。汝窑瓷器釉色光润,古朴典雅,因产于汝州而得名,位于五大名瓷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汝窑瓷器产于汝州,由于汝州方圆百里之遥,大量的方解石、钾钠长石…[全文]

老窑瓷 | 中国陶瓷窑炉发展的历程

    对于陶瓷窑炉的变迁,作为瓷器的诞生地,中国有着无可争辩的发言权。 而对于工业化大生产下建筑陶瓷窑炉的变革史,作为相对西方来说陶瓷工业起步较晚的国家,中国的陶瓷窑炉变革历史,是一部不断对外学习、引进的历史。 大产量、低售价、毫无标准可言,…[全文]

老窑瓷,历史,窑炉 2015-06-03 09:06:57

老窑瓷 | 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历史

    河南地处我国的中部地区,作为一个诞生了六朝五都的城市,自古便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资源。而北宋作为我国瓷器业繁荣的鼎盛时期,恰巧又定都在开封。当时河南各地瓷艺荟萃,官窑林立,民窑四起。占据了天时地利,使得河南开封的北宋官窑瓷、汝…[全文]

老窑瓷,历史,宋代,官窑 2015-06-03 09:05:27

老窑瓷 | 景德镇瓷器历史发展的详细介绍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新厂;老厂;樊家井;三闾庙;高新区等)。 景德镇瓷器 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全文]

老窑瓷,历史,景德镇,瓷器 2015-06-03 09:03:59

老窑瓷 | 龙纹在陶瓷上的演变历程

    龙纹是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器物上,彩绘蟠龙纹陶盆是最富有特征的器物。此时龙纹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与氏族图腾崇拜有关。在二里头文化早期(夏文化)陶器上,有浅刻的龙纹。商代前期与中期灰陶器及白陶器上,…[全文]

老窑瓷 | 商周时期的陶瓷

    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开始出现萌芽,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时长期定居在中原一带的夏部族,通过联合其他部族形成了由夏王朝统治的奴隶制国家。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地下考古发堀实物可…[全文]

老窑瓷,历史,商周,陶瓷 2015-06-03 08:58:19

老窑瓷 | 周世宗与钧瓷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钧瓷一直是伴着君王的情感而存在发展着的。如果说宋代钧瓷以“清纯谈雅”的优秀风格卓立于世,那么鼓舞着这种作品闻世的,当推奠定大宋王朝基业的一代霸主后的柴世宗。柴世宗酷爱瓷器,常御旨征求精品力作,“雨过天晴云破处,诸般颜色做…[全文]

老窑瓷,历史,周世宗,钧瓷 2015-06-03 08:55:55

老窑瓷 | 黄釉瓷器的变迁历史

    黄釉,是以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锡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釉色,也称铁黄,最早出现在汉代釉陶上。商周原始青瓷、汉代越窑青瓷器上多见一些釉色偏黄的制品,严格地说,这不属于黄釉,仍属于青釉,或称为青釉中的青黄色釉。而在陕西等出土的釉陶器上,主…[全文]

老窑瓷 | 四川古陶瓷中的贡瓷探析

    据文献记载唐宋时期烧制贡瓷的瓷窑有浙江越窑、龙泉窑、河北邢窑、定窑、河南巩县窑、邓窑(内乡大窑店窑)、陕西耀州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建窑等。唐宋时期,四川地区的瓷业发达,窑场众多,从现已发现的实物来看,邛窑、磁峰窑、广元窑、西坝窑、涂山窑、…[全文]

老窑瓷,历史,四川,贡瓷 2015-06-03 08:52:24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