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龙泉窑青瓷的特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龙泉窑在浙江省龙泉县境内,属南方青瓷系统。烧瓷时间从宋代到清代,约700至800年历史。南宋时所烧造的青釉瓷代表了中国青瓷的最高水平,器物造型丰富,釉色纯正,釉层较厚,并成功烧制出了柔和淡雅、色如青玉的粉青釉和色调可与翡翠媲美的梅子青釉。对于龙泉窑瓷器的鉴定,先要对不同时期龙泉窑青瓷的特征牢固掌握。

 

      三国两晋至造型上有很多相似的器物,如五联瓶、罐、水孟、壶等,胎都是淡灰、灰、灰褐色等,但质感不同,釉也同样有质的区别。到南北朝与唐朝时,龙泉窑瓷器本身的特点就开始显著了。到了宋代,龙泉窑青瓷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最明显的特点上、是釉色葱翠、釉层透明、玻璃质感强,是浙江青瓷的代表。

 

      后人有将龙泉窑与官窑器混为一谈的,这里所说的官窑器是指南宋时期的官窑,即修内司窑与郊坛下官窑,它们与龙泉窑瓷器是有区别的。龙泉窑属民窑(这里所指的龙泉是13世纪龙泉大窑与溪口两地周围的瓷窑),烧造黑胎厚釉青瓷与白胎厚釉青瓷,往往同窑合烧。受官窑影响,工艺得到提高,胎薄釉厚,釉层如玉,色有粉青、梅子青、豆青等。坚硬。灰黑疏松,施釉厚,釉层透明发亮,有开片,习称“紫口铁足”。而南宋官窑胎没有那么坚硬,胎色不一、有深灰色、沉香色、杏黄色、灰白色等,釉层也不那么发亮,温润如玉,但也是“紫口铁足”。白胎厚釉青瓷也是受南宋官影响,胎略厚,白中带灰,圈足,底露胎处呈朱红色或浅紫色,多数青釉层光洁不开片。釉色有粉青、梅子青等。修内司窑瓷器是按北宋汝窑烧制,受上林湖窑影响。修内司官窑后建郊坛下官窑,与龙泉窑没有直接关系。而南宋龙泉窑没有烧过官窑瓷器,仅是向皇官烧过精美的贡瓷。

 

      近十几年来,出现很多新烧的仿龙泉窑瓷器,从造型上看都很相似,不同处是胎质与釉色。仿品瓷质细腻,色过白,支烧,痕仿品仅见足底内有砂圈,而砂圈内色淡不像真品有干草黄之泛红色者,有人工刻意刷上痕迹。釉薄而色淡,玻璃光不温澜。有的纹饰刻画不自然,造型呆板。有的还有意做旧,其手法有厚表面的浮光、用带酸性的溶液浸蚀、粘贴斑伪作出土器、有意致鵄残等,收藏者将真品与仿品一对比就能看出破绽。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