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窑瓷 | 北宋官瓷的传承过程

    官窑自1107年在京师开封设置,至“靖康之难”后开封沦陷,窑口存世的烧造时间不过十余年,其光耀中天的岁月随着北宋的灭亡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宋高宗是宋徽宗的儿子,对北宋王朝祭祀所用的礼器可谓了然于心。1143年,宋高宗将久藏于心的礼器复…[全文]

老窑瓷,北宋,官窑, 2015-06-02 13:29:58

老窑瓷 | 揭秘瓯窑青瓷的发展历程

    瓯窑地处浙江南部,窑址主要分布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永嘉、乐清一带。这里东临东海,南邻福建,西北面为括苍山区,瓯江、飞云江由西向东直入东海。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说:“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袵,收瓯越之民也。”有人考证说,瓯字从“瓦”,说明瓯越人…[全文]

老窑瓷 | 钧窑的发展历史

    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 “ 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 ” 之传说。据实践,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钧瓷造型端庄,…[全文]

老窑瓷 | 历史之谜:关于柴窑的传说

    我国古代的祭祀礼器多用青铜器,周世宗柴荣即位之后,开用瓷器礼器代替青铜礼器的先河。柴荣创建御窑——即后世所谓的柴窑,诏令制造祭祀所用的瓷礼器及皇宫所用的日用陶瓷。窑匠向柴荣征求瓷器的颜色时,柴荣指示:“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要求…[全文]

老窑瓷,历史,柴窑,柴荣, 2015-06-02 13:25:12

老窑瓷 | 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陶器发展史

    夏至战国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陶器已经丧失了前一时期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青铜礼器和生活、生产用器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陶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着传统的面貌,但器型、纹样模仿青铜器的做法相当流行。烧陶窑炉的发展为冶炼青铜炼…[全文]

老窑瓷 | 钧瓷开片的传说和盘龙瓶的来历

    北宋徽宗时期,在阳翟城(今禹州市)古钧台官办钧窑场里,有一窑钧瓷刚刚住火停烧。窑工们已把窑门扒开了一个大口子,窑里炉火通红,温度正高,使人不能近前。 这时正值夏天,好端端的天空突然间乌云密布,一刹那,雷声隆隆,闪电过后,只见一条龙在空中上…[全文]

老窑瓷,北宋,钧瓷,盘龙瓶 2015-06-02 13:22:44

老窑瓷 | 宋代至清代陶器的发展过程

    从宋元至明清,陶器生产大幅萎缩。但各个时代的特殊品种,如宋、辽三彩,宜兴紫砂陶,琉璃和珐华,以及随葬用的陶俑、砖雕等陶器品种仍多有制作。 宋三彩的釉色以黄、绿、褐三色为主,还有白釉、酱釉三彩。器型以日用的盘、碗、盆、瓶、枕、灯、香熏等为主…[全文]

老窑瓷,宋代,陶器 2015-06-02 13:21:13

老窑瓷 | 简述宜兴陶瓷装饰工艺的发展历史

    宜兴堆花工艺技术是一种美化陶瓷制品的装饰手段,她的装饰手法主要是利用大拇指所表现的搭、搓、撕、揿、行五大技法,用各种色坭在陶制半成品表面进行装饰的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这种工艺仅宜兴地区有,可谓“冠绝一世、独步千秋”。回溯堆花工艺的历史早在5…[全文]

老窑瓷 | 古中国与伊朗瓷器的渊源

    伊朗,古称“波斯”,位于中亚腹地,南靠波斯湾,是古代东西方海路交通的要道;中国与伊朗是世界上两个拥有悠远历史的文明古国,据史记载:两国的交往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就已开始,西汉的张骞奉命向西方“凿空”以后,汉朝使臣已到达安息(安息即是伊朗的古称)…[全文]

老窑瓷 | 古中国与印度瓷器的渊源

    印度,古称天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就象嵌在印度洋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印度河与恒河流经境内,孕育着这古老的文明;印度与中国一样同是既有优秀古老的文化传统而又始终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 早在汉代,印度的佛教、文学、艺术、天文、医药等就沿着“丝绸之路…[全文]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