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25日,记者从黄山市黄山区有关部门了解到,省文物局将于10月中旬对太平湖(陈村水库)进行水下考古,此次考古将利用现代科技物探设备,对太平湖水下的广阳城旧址、秧溪街旧址、摩崖石刻等进行探测,并召开考古座谈会,对考古成果进行充分交流。 去年3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组成水下考古队进入太平湖水域,正式开展水下古城考古研究,探究其古建筑遗址分布情况等,这也是针对太平湖...
笔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安徽省文物局定于10月中旬对太平湖进行水下考古,将利用现代科技物探设备,对太平湖水下的广阳城旧址、秧溪街旧址、摩崖石刻等进行探测。 去年3月,省文物局对太平湖进行了首次考古,本次考古将在原有考古成果基础上,对太平湖水下古城进行更全面、细致的探测,为下一步考古研究工作获取更多信息和数据。
江苏省文物局曾于2015年1月宣布2015年江苏文物工作重点是水下考古。经过大半年的筹备,太湖水下考古工作站日前在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揭牌成立。 “水下考古对了解人类文明进程意义重大。”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指出,由于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变原因,一些位于水边的居址、港口、墓葬等沉没于水中,在一些古代航线下也保存有大量古代沉船和文物,对这些文物和遗迹的考古研究...
9月7日至8日,江苏省文物局在无锡召开了江苏太湖水下考古工作会议,同时举办太湖水下考古专业知识培训班,来自苏州、无锡、常州市文物(文化遗产)局、南京博物院分管考古工作的领导、考古所负责人及考古业务骨干近30人参加了会议及培训。会议由省文物局副局长殷连生主持。省文物局局长刘谨胜宣读了成立江苏太湖水下考古领导小组及设立江苏太湖水下考古工作站的有关文件,并作江苏太湖水下考古工作报告;省文化厅副厅长、南京...
8月27日至2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上海市调研抗战文物保护和水下考古工作。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文物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在沪期间,童明康一行先后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抗日战争文物图片展”,对思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长江口Ⅰ号”沉船水下考古工作现场、松江广富林考古遗址进行调研。 童明康对上...
2015年8月25日,驻希腊大使邹肖力在希腊水下考古局局长希莫西及考古学家的陪同下,考察了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科林斯市海滨的水下古迹遗址。 邹大使表示,中希都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双方要以2015中希海洋合作年为契机,在水下考古立法、人才、装备、学术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持。 希莫西局长介绍了希腊水下考古历史和水下考古局的工作情况,并表示,希...
东平湖水下考古项目协调会议于近期在泰安市东平县召开,来自省、市文物局的专家就东平湖水下考古项目实施进行深入细致探讨,正式启动东平湖水下考古项目。 东平湖水下考古项目涉及东平县老湖镇埠子岛以及周边大面积水域,水域内淹没着须昌古城和隋代清水石桥。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泰安市文物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全市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今年初,各级专家多次到东平湖遗址淹没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对...
7月24日,东平湖水下考古项目协调会议召开,来自省市文物局的专家就东平湖水下考古项目实施进行深入细致探讨。东平县副县长程鹏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县17个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东平湖水下考古项目涉及东平县老湖镇埠子岛以及周边大面积水域,水域内淹没着须昌古城和隋代清水石桥。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东平县文物事业的发展,促进东平县丰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全县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前期,东平县文广新...
甲午海战沉没舰“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重点调查于近日在丹东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继续开展对沉船的水下调查工作,沉船的身份也将得到进一步明确。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为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该战舰被命名为“丹东一号”。考古队在考古调查工作后,发现了长达50多米的沉舰上部遗物以及舰上的机关炮、弹药和瓷盆等物品。 189...
8月1日,“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正式启动,中国考古1号船将从丹东港起航驶向海洋红港区继续开展沉船水下调查工作。相信随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沉船的身份将得到进一步明确。 记者了解到,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为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该战舰被命名为“丹东一号”。121年前,北洋舰队有四艘战舰沉没在甲...
甲午海战沉没舰“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重点调查1日在丹东启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继续开展对沉船的水下调查工作,沉船的身份也将得到进一步明确。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为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该战舰被命名为“丹东一号”。考古队在考古调查工作后,发现了长达50多米的沉舰上部遗物以及舰上的机关炮、弹药和瓷盆等物品。 1894年9...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