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位于青海省湟源县日月山景区的古道博物馆暨游客服务中心近日正式开业。经过青海星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历时近一年的打造,该景区得到全新升级。 古道文物展览分为“文明传播、古道开拓”和“民族往来、交通中西”两个部分。馆中文物众多,着重展现当地的彩陶文化和吐谷浑文化,前者印证了青海作为彩陶故乡的地位,后者见证了丝绸之路青海道的繁荣。 青海星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砖介绍:“以前人们来日月...
“孙尕头”白洋 宝巩铸钱局所铸 一枚枚形态各异、绿锈红斑的古钱币,被“西北钱王”崔艺民老人珍若拱璧,浏览这些在青海曾经流通过的老钱币,仿佛在读一部青海解放前的金融史。本期《青海视野》透过古币沧桑的背后,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近十名安保人员 搬3200枚古钱币 7月5日的早晨,凉风习习,刚下车,崔艺民老先生就迎面而来,与其交谈,老人爽朗的笑声洒了一路。老...
近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业专业委员会和湖北省博物馆承办的“让文物活起来——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联展”在湖北省博物馆隆重举行。我省文创产品“昆仑玉镀金防风打火机”在此次联展评选活动中荣获“文博传承奖”。 此次联展活动评委会由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及培育对象、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业专业委员会等许多文博界的专家担任,具有...
图为唐卡堆绣所制作的毛泽东肖像(左一) 6月30日,20余名游客进入青海红太阳纪念馆“重拾”历史记忆。馆长慕兰告诉中新社记者,这座由其父亲慕世基开设的位于青海省湟中县慕家村的红色博物馆已开馆十年,截至目前累计接待20余万名游客。据介绍,馆内展品均为慕世基自1949年起陆续收集而来,包括照片3700余张、红袖章700余个、雕像105尊、相章2700枚。馆内除具有时代风格的展品外,还包括加入了青...
6月28日,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办和省文化新闻出版厅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月8日至20日,由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海东市人民政府、西宁市人民政府、青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16首届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将在我省举行,三大板块、八项活动尽显青海“花儿”艺术魅力。 首届“花儿”艺术节的主题为“丝路放歌·花儿故乡”,从群众性、民族性、艺术性和现代性四大视角,突出青海是“民歌的海洋、花儿的...
为切实加快青海省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进度,满足各地区长城保护工作需求,日前,青海省文物局组织《青海明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单位兰州大学文物保护中心专家,赴长城沿线11个市、县(区)开展规划意见征询工作。据悉,《青海明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于2013年启动,2015年完成初稿。 征询意见工作以座谈会形式展开,长城沿线各地区文化(文物)行政部门、规划、国土、交通、发改、旅游、农牧、林业等相关部门...
产于青海省的软玉制品与传统的和田玉有 某些不同特点,资料对青海软玉与传统和田玉品种进行比较。 一、产地介绍 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坦克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度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该地产出的 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子料。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 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
日前,“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在青海省博物馆举行为期3个月的展出。 该展览是在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西北五省(自治区)18家文博单位联合推出的大型文物精品展览。该展主题紧扣“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自推出以来,先后在国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等十余家省、市级博物馆展出,社会反响热烈。 此次青海巡展由中国博物...
作为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型文物精品展览之一,从5月1日起,一场浓缩古丝绸之路西北五省区全景文物珍品的视觉盛宴——《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在省博物馆展出,丝绸之路悠久历史和伟大意义将在此精彩呈现。 据了解,《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为期3个月,由西北五省区18家文博单位联合推出。展览主题紧扣“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先后在国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等十余...
4月6日上午,由文化部、教育部主办,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民族大学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传承人群果洛培训班在青海民族大学正式开班,来自海北、海南、果洛等地的61名代表性传承人学徒及掌握一定唐卡技能的中青年民间艺人在此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果洛州文化体育局相关领导及青海民族大学主要负责人出席开班仪式。 仪式上,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张承伟对培训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并...
4月11日,记者从省博物馆了解到,由西北五省区18家文博单位联合推出的大型文物精品展览《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将于近期在省博物馆展出,展出的167件(组)文物珍品大部分是首次在青海亮相。 《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巡回展览之一,展品年代跨度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本次展览内容丰富、品类齐全、文物等级较高,这些文物珍品将全方位展现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等...
3月9日,上午从青海省公安厅获悉,该省警方破获一起重大藏传佛教文物盗掘案,于昨日凌晨2时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及时追回全部被盗文物。 3月2日12时35分,囊谦县公安局接到报案,辖区觉拉乡境内的黑佛塔被不法分子盗掘。 接到报警后,囊谦县公安局立即组织精干警力,成立专案小组,第一时间赶赴案发现场。经初步勘查发现,被盗“黑塔”相传是莲花生大师伏藏之地,在藏族群众中具有较高威望。鉴于案情重大,专案组对...
1月29日,西宁市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授牌大会举行。经过申报、初评、专家复评、公示、公布等环节,目前,青海老八盘 制作技艺 等20个项目被列入西宁市第二批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名录。 入选第二批西宁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的20个项目内容丰富,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民俗等七大类。民间文学1项(塔尔寺传说);传统音乐1项(打夯歌);传统戏剧1项...
1月21日1时13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北纬37.68度、东经101.62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第一时间联系门源县相关部门,了解地震详情。 1月21日上午9时,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召开紧急会议,要求文物部门、公共文化部门尽快开展工作摸清国保、省保文物单位和公共文化设施受损情况,确保文物、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场馆安全,并当即安排门源县文...
日前,青海省柳湾彩陶博物馆开展的馆藏彩陶器保护修复项目顺利完工,120件彩陶修复工作完成并通过评审验收。 这是青海省首批彩陶修复项目的一部分,历时4个月完成,专家组对项目实施路径、技术措施、用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审核,查验了项目技术档案、技术修复后效果,经充分讨论后,专家组认为文物本体修复达到了预定方案中的修复效果,同意该项目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 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柳湾彩陶博物馆还与有关专家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