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30日,由青海省博物馆牵头,多家文博单位联合举办的“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青博开展。展览分为唐蕃古道的缘起、唐蕃间政治关系、唐蕃间经济往来、唐蕃间文化交流、唐蕃古道的影响五个部分,精选了青海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西藏博物馆、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西州民族博物馆、青海省湟源县古道博物馆等单位的馆藏文物200余件,生...
图为入选项目塔尔寺酥油花制作技艺展示 11月28日,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公布该省第一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重点选取了纺染织绣、服饰制作、雕刻塑造等11个类别的河湟刺绣、撒拉族服饰制作技艺、湟中陈家滩木雕等44个项目。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选取的项目都具有一定传承基础和发展前景,传承人群较多,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形成青海省或地方品牌。 近年来,青海省通过...
11月30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和青海省文物管理局主办,青海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西藏博物馆、青海省文物考古所等9家博物馆,联合承办的“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青海省博物馆顺利开幕。 “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展出的203件文物,均属各馆文物精品。展览以唐蕃间的政治关系、唐蕃古道的缘起、唐蕃间的经济往来、唐...
历时5年建设、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青海藏文化博物院二期馆于日前建成揭牌。这标志着位于西宁的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正式扩建成为一家全方位展现藏文化的综合型博物场馆。 据了解,在以藏医药文化为主题的一期馆基础上,青海藏文化博物院二期馆展品更加丰富,设有“丝绸之路与青藏高原文明史”“中国藏族艺术彩绘大观”“藏族建筑艺术”“藏族书法艺术”“藏族服饰”等多个展厅。其中,“丝绸之路与青藏高原文明史”展厅通过...
10月18日电 (记者 罗云鹏)记者18日从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获悉,该省确定13家单位为青海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其中涉及藏文化方面10家。 资料图为青海玉树传统藏族服饰。罗云鹏 摄 目前,青海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项,中国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73项,青海省级非遗名录项目253项;中国国家级传承人88名,青海省级传承人209名。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非遗处相关负...
“本次发现的两处地质遗迹集中区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多样,兼具美学观赏性、科学性、稀有性,开发前景很大。我们建议此类自然遗迹需要有关部门在开发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18日,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宋泰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日,记者在青海省地质调查院了解到,2018年,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承担了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西宁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经前期调查评价后,在西宁地区发现湟源县华石山地质...
按照应急管理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关于联合开展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的部署安排和青海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全省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省公安消防总队、青海省文物局近日成立了安全大检查领导小组,制定了《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并下发通知。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省公安消防总队、青海省文物局日前联合召开博物馆和文物建...
9月19日至21日,应急管理部、文化旅游部和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督导组一行对青海省博物馆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期间,督导组一行先后深入塔尔寺、省博物馆、湟中县博物馆、乐都区瞿昙寺,听取了各单位消防工作情况汇报,实地检查各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运行维护、消控室值班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仔细查阅了单位应急疏散预案、每日防火巡查...
●近年来,文物犯罪职业化、智能化趋势明显,犯罪手段不断升级 ●文物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基层文保设备老化、专业人才匮乏 ●积极探索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长效机制,加大力度整治文物流通市场 今年来,山西盗墓大案、青海都兰特大盗墓案接连破获,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尽管国家加大对文物犯罪的打击,但盗墓案却屡屡发生。其背后的顽疾何在?又如何防范盗墓? 被追缴的被盗文物之一 ...
1日,地处黄河源头的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举行“辉煌四十年扬帆新时代”文化月活动。靳建宏摄 中新网西宁8月1日电 (孙睿 靳建宏)1日,地处黄河源头的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举行“辉煌四十年扬帆新时代”文化月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反映该县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发展成就和广大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丰富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玛多,藏语意思为“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是黄河上...
图为王健锋的妻子女儿参观展览。 李隽 摄 “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就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在参观中感受艺术的气息真是精神上的享受。”1日,已经退休了的王成梅在青海省美术馆告诉记者。 图为展馆一角。 李隽 摄 7月26日至8月12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代表全国青年美术最高水准的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在青海省美术馆精彩亮相。此次展览是青海省首...
雪山、草原、河流、苍穹,自然的色彩在雪域高原尽情挥洒。纯净自然的雪域高原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藏族文化艺术,唐卡便是其中之一。近日,青海玉树唐卡文化艺术展在上海朵云轩艺术馆举办,向人们展示了唐卡噶勉画派的独特魅力。 被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的唐卡艺术,以图像演绎佛教教义,题材涉及藏族政治、历史、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一位唐卡画师至少需要学习三年以上,才能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艺。一幅唐卡的绘制少则数月、...
当周通过唐卡绘画产业脱了贫 阿赛、同夏两条省道横穿的吾屯村,一座土木结构的房子披上了新装,42岁的力吉本在里面忙得满头大汗。 去年脱贫的他,现在干劲十足。那一双略显粗大的手,除了能改造旧房子,还能画出精细绝美、色彩艳亮的唐卡。也正是这双勤劳的手,用唐卡换来了新房子,还有那近在眼前的新生活。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有着很多的“力吉本”。近年来,这个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
从渤海之滨到青藏高原 ——“春雨工程”天津市文化志愿者走进青海 天津文化志愿者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演出现场 韩 磊 摄 7月11日至17日,2018“春雨工程”天津市文化志愿者再度启程,来到了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尖扎县和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间,来自天津歌舞剧院、天津曲艺团、天津杂技艺术有限公司、天津美术家协会等专业团体和天津各区文化馆的志愿者一行33人共举...
土族民俗村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威远镇,距省会西宁市30公里。 整个民俗村有100多户人家,500多人口,土族有自己的语言,能歌善舞。土族妇女心灵手巧,擅长刺绣。土族有自己的节日--安召纳顿节,每逢节日土族人民举行跳安召舞、玩轮子秋、赛马、唱花儿等活动。 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每年农历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