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社西宁6月30日电(记者吕雪莉、李亚光)近日,在柴达木盆地西缘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镇,考古人员发现一具距今1700年左右的干尸,保存十分完好。据专家介绍,该干尸出土的地点位于古丝绸之路青海道上,是青藏高原上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一具干尸。 古丝绸之路青海道发现千年干尸 距今1700年左右陈列在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的千年干尸(6月13日摄)。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2018年3月,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发生古墓葬盗掘案。日前,经过文化、文物、公安部门的通力配合,该案成功告破。 截至目前,公安部门先后在青海省、河南省部分地区抓获该案犯罪嫌疑人22人(1人在逃),追缴文物646件。据犯罪嫌疑人现场指认和案件初步审理结果,所有文物均出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水墓群中的同一座石框墓。经文物鉴定机构和专家鉴定,追回的文物包括一级文物16件、二级文物77件、三级文物1...
青海破获两起盗掘古墓文物案 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据青海省公安厅消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公安局近日连续破获两起盗掘古墓文物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8件涉案珍贵文物正在追缴中。 2018年3月17日,青海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盗掘古墓文物案,共抓获13名犯罪嫌疑人,追回被盗掘文物400余件。随后,警方对盗掘古墓葬的违法犯罪行为展开攻势,发现已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有人曾伙同都兰籍的贺某、王某...
图为“感知中国·大美青海”中国青海民族文化艺术里约热内卢展演现场。 少恒 摄 “感知中国·大美青海”——中国青海民族文化艺术展在巴西举行 中新网里约热内卢6月30日电 (少恒)6月29日,应巴西里约热内卢州议会邀请,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在该市举办“感知中国·大美青海”中国青海民族文化艺术展演。 此次展演包括图片展、精品唐卡展、优秀纪录片展映等活动,并给当地观众带去了一台具有高原特色的...
日前,山西省朔州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信 “平安朔州”发布消息,被公安部列为A级逃犯的涉嫌偷盗青海省都兰县“血渭一号大墓”的嫌疑人马某选被朔州警方抓获。 此人伙同他人,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血渭一号大墓”东侧十米处挖掘盗洞,盗取文物400余件。 血渭一号大墓 朔州市公安局官方通报: 2017年11月期间,犯罪嫌疑人马某选伙同他人多次在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血渭一号墓”东侧十...
记者从2018年青海省文物局长暨该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获悉,近年来青海文物资源状况基本摸清,根据青海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青海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 青海地图 青海是古丝绸之路南线重要通道,历史上称之为丝绸之路“青海道”,当丝绸之路北、中道因战争而中断时“青海道”发挥了重要贡献,此间沿线分布有大量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汉、唐至明、清的珍贵文物。青海...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安全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承办的“2018全国博物馆安全技术及管理培训班”于5月2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开班。 本次培训班聘请了国内文博、安防、消防等行业知名专家,以课堂讲授、互动交流等形式,系统讲解博物馆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增强学员文物安全意识,提升安防技能和管理水平。培训班为期一周,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121个博物馆的150多名学员...
据青海省公安厅消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公安局近日连续破获两起盗掘古墓文物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8件涉案珍贵文物正在追缴中。 2018年3月17日,青海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盗掘古墓文物案,共抓获13名犯罪嫌疑人,追回被盗掘文物400余件。随后,警方对盗掘古墓葬的违法犯罪行为展开攻势,发现已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有人曾伙同都兰籍的贺某、王某甲于2016年在都兰县热水血渭一号古墓附近...
我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文物保护工作硕果累累,探索出一条适合青海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这是记者从2018年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了解到的消息。 藏区文物保护工程加强实施、大遗址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考古研究工作取得可喜成果……文物,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记忆;文物保护,是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未来的责任。 为加强我省藏区文物...
记者从全省文物局长暨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上获悉,我省挖掘优秀文化遗产,加大文物保护传承力度,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其中新发现2416处,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呈现出资源丰富、文物数量快速增长等特点。 近年来,我省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力度,并相继出台各类文物保护政策性文件,全省文物保护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同时,我省利用文化名城名镇、传统村落中的文物保护成果,建设了...
近日,2018年央视春晚上亮相的《丝路山水地图》1︰1复制品入藏青海省博物馆。 据青海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计划制作3件复制品,将分别由故宫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馆与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入藏青海省博物馆的是复制完成的第一件作品,通过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近乎完美地展现了原件的精髓。此次限量复制是为了加强对文物真迹的保护,同时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全民共享,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丝路山...
25日,记者从青海省文物局获悉,通过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目前该省已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和文物身份证制度,登录文物照片33万张,数据总量达892GB. 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自2012年10月实施,五年间该省共调查6000余家国有单位和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登录可移动文物共计69960件/套,实际数量达到312793件,登录珍贵文物总数2746件/套,涉及文物类别...
24日,记者从2018年青海省文物局长暨该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获悉,近年来青海文物资源状况基本摸清,根据青海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青海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 青海是古丝绸之路南线重要通道,历史上称之为丝绸之路“青海道”,当丝绸之路北、中道因战争而中断时“青海道”发挥了重要贡献,此间沿线分布有大量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汉、唐至明、清的珍贵文物。青海都兰...
4月24日,青海省文物局对外表示,近年来青海文物资源状况基本摸清,根据青海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青海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图为青海出土的彩陶靴。青海省文物局提供 24日,记者从2018年青海省文物局长暨该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获悉,近年来青海文物资源状况基本摸清,根据青海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青海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