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摘要】2013年,在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资助下,我们开启了题为"欧亚草原考古"的综合研究,重点考察史前丝绸之路。此项研究中,中国所见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是我们调查的重点之一。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统计了中国境内发现的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共13件,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梳理。 【关键词】伊玛;图尔;倒钩;青海大通;文物管理所;综合研究;卡约;灰坑;欧亚草原;罗斯托 【基金】“教育部人...
青海玉也属软玉,因市场价格比较低,常常冒充是新疆和田玉,但是青海玉与传统的和田玉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青海玉呈半透明状,比和阗玉透明度要好,质地也比和阗玉稍粗,比重比和阗玉略低,质感不如和田玉细腻,缺乏羊脂玉般的凝重的感觉,经常可见有透明水线。青海料颜色也稍显不正,常有偏灰偏绿偏黄色,也多有黑白、黑黄、绿白、绿黄相杂的玉料而被用做巧色。青海玉基本都是山料。 俄料软玉的产地古时也属中国版图,现已划归俄...
记者26日从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及大通县相关部门了解到,近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镇下陶村发现一座古墓,初步测定建于汉朝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 据大通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陈荣介绍,古墓是在11月23日被一支工程队在施工时发现的。工程负责人查看现场后,停止了施工并报告文物部门。目前,古墓已被文物部门有效保护。 陈荣告诉记者,经勘查,墓主为男性,去世时大约五十岁,有完整的头盖骨留存...
记者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获悉,11月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报社共同主办的第二届(2014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在北京揭晓,青海格萨尔三十大将军灵塔及达那寺建筑抢险修缮工程作为我省唯一的工程成功入选。 第二届(2014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推介活动于今年3月启动,经各地文化单位申报、各地文物行政部门推荐和初审等环节,20个项目入围终评。经过入围项目现场汇报、答...
10 月下旬,为期一周的青海历史文物考古培训班在西宁结课。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副厅长、省文物管理局局长司才仁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培训旨在提高基层文博工作者对青海历史文物考古工作的认识与了解,提升全省文博工作者的文物保护水平。 培训班以青海历史文物考古为主题,设置了考古文化专题、考古调查、文物保护修复、古建筑、人类历史活动与环境演变、宗教历史、文物摄影实用技能和丝绸之路在青海等10 余节课程;授课...
近日,玉树州可移动文物普查队在玉树州囊谦县境内,发现了藏传佛教的早期壁画。该遗址壁画的重大新发现,为今后研究全国藏传佛教早期壁画奠定了扎实基础。 博日寺位于玉树州囊谦县,距县城60多公里。博日寺遗址建在悬崖峭壁间,海拔高度约4100米。由于没有上山的公路,文物工作者和相关专家骑马近3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博日藏语意为“经函”,创建于吐蕃时期,博日寺最初为宁玛派,后为止贡噶举派,最后在元代改为萨迦派寺...
青海省有文物收藏单位388家,其中291家为寺院,122家寺院在玉树州。玉树州的囊谦县就有70家寺院,平均海拔4200米,最高的海拔5200米,位置偏僻、山高沟深、交通不便。一支十几个人组成的普查队伍,有90后的年轻人,也有60多岁的老人家,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普查了囊谦县的60家寺院。 “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尕尔寺,一间简陋的“接待室”内,东主才让、黄春和、王亚宁、切嘎喇嘛、久美、益西卓玛、...
近日,省政协副主席李选生带领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部分委员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对“古丝绸之路·青海道”进行考察调研。 考察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古历史遗迹和古文物的保护情况,听取了文管人员、属地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情况介绍。委员们认为,“古丝绸之路·青海道”是丝绸之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在古道历史遗迹和古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历史研...
8月24日,青海省召开了全省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座谈会暨文物保护项目推进会。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厅长申红兴,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副厅长、省文物管理局局长司才仁等出席会议。 会议主要传达了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议精神;各市(州)座谈交流了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思路和建议;总结了上半年工作;通报了2014至2015年文物工程项目进展工作;安排部署了下半年重点工作。青海省各市(州)文化(文...
26日,记者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可移动文物普查队获悉,近期该单位在玉树州囊谦县境内博日寺遗址残垣断壁发现一处壁画,经中国首都博物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专家初步鉴定为明代早期杰作。 博日藏语意为“经函”,该寺创建于吐蕃时期,其位于玉树州囊谦县,距县城60多公里,遗址分布在悬崖峭壁间,海拔高度约4100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藏学与西藏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东主才让介绍,...
26日,记者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可移动文物普查队获悉,近期该单位在玉树州囊谦县境内博日寺遗址残垣断壁发现一处壁画,经中国首都博物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专家初步鉴定为明代早期杰作。 博日藏语意为“经函”,该寺创建于吐蕃时期,其位于玉树州囊谦县,距县城60多公里,遗址分布在悬崖峭壁间,海拔高度约4100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藏学与西藏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东主才让介绍,博日寺建寺之...
2015年8月10日至8月19日,“观象”写生活动第五季正在青海省火热进行中。参加此次写生活动的艺术家共有七位:付荣华(西宁画院)、穆亚威(陕西美术博物馆)、秦川(西宁画院)、王小(长安大学)、杨小龙(西北大学)、张万东(西安美院)、张蓓(西安工程大学)。此次写生活动在青海泽库和贵德两地进行,旨在描绘青藏高原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反映藏区多民族的多元文化以及历史变迁,借以抒发艺术工作者对祖国瑰丽壮...
哇沿水库坝址位于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扎麻日村东南约2千米。经前期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发现在坝址上游察汗乌苏河两岸的山前台地上分布着密集的古代遗址与墓葬。为配合该水库的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14年4月至9月,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同对水库建设涉及区域内的官却和遗址与古代墓葬等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房址10座、灶坑31个、墓葬25座,祭祀坑6座,揭露面积达7695平方米。...
由法国奥奈文化产业园等机构主办的首届奥奈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6月12日在位于巴黎市郊的欧奈苏布瓦开幕,将在6天时间里,向参观者呈现数百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以及欧洲优秀绘画作品等。来自中国山东和青海的艺术家受邀在博览会期间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和演出。 开幕仪式上,柳子戏、吕戏、笛子、琵琶、二胡、杂技、武术、木板年画、风筝、剪纸、面塑、泥塑、中国传统书画等“齐风鲁韵”展演让到场观众感...
首届奥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式参会领导与展演演员集体合影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热贡唐卡艺术,作为中国非遗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在2009年9月30日被列入人类世界非遗名录,正式成为世界级文化艺术瑰宝。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也被定为“文化遗产日”。 热贡艺术——唐卡,是一种融合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