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环保部、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发布第四批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名单的通知》,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被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这是我省首个被命名的国家环保科普基地。 此次被命名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位于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内,是生物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技术、展品等合作。该...
朱家寨遗址 安特生绘制的朱家寨地形略图 近一个世纪前,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我国发现了著名的仰韶文化,他由此被誉为那个时代“中国史前田野考古第一人”。1923年,安特生来青海考古,取得重大的考古发现—— 10月16日,记者驱车来到西宁市大堡子镇朱北村、朱南村。九十多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秋风乍起的收获季节,安特生曾在这里展开一系列考古活动, 从而揭开了这片黄土地下埋藏了三千多年的史前文明...
近日,互助土族自治县高寨镇东庄村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了一座魏晋时期的墓葬,互助县文管所会同省文物研究所对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共发掘出陶器、铜器及陶器残片等30件,五铢钱20枚。 据了解,古墓为魏晋时期的墓葬,墓葬占地约20平方米,保存比较完整,墓室由墓道、前室和后室组成,墓道朝北,长约4米、宽3米,深2.5米,前室和后室均由统一规格的青砖砌筑而成,由墓道相连,是魏晋时期常见的砖砌墓...
日前从兰州大学获悉,考古专家在青海湖南岸发现了两个古人类活动遗址。据此推测,距今1.5万年前后和距今8500年前后的青海湖地区有人类活动,生活方式以狩猎采集未被驯化的野生动植物为主。这次发掘的151遗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南岸,是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申请的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的2014年度主动考古发掘项目。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由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与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合作完成。发掘工...
日前从兰州大学获悉,考古专家在青海湖南岸发现了两个古人类活动时段。据此推测,距今1.5万年前后和距今8500年前后青海湖地区有人类活动,生活方式以狩猎采集未被驯化的野生动植物为主。 这次发掘的151遗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南岸,是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申请的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的2014年度主动考古发掘项目。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由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与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合作完成。发...
2014年151遗址发掘现场 记者日前从兰州大学获悉,考古专家在青海湖南岸发现了两个古人类活动时段。据此推测,距今1.5万年前后和距今8500年前后青海湖地区有人类活动,生活方式以狩猎采集未被驯化的野生动植物为主。 这次发掘的151遗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南岸,是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申请的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的2014年度主动考古发掘项目。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由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
2014年151遗址发掘现场。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张东菊供图 日前从兰州大学获悉,考古专家在青海湖南岸发现了两个古人类活动时段。据此推测,距今1.5万年前后和距今8500年前后青海湖地区有人类活动,生活方式以狩猎采集未被驯化的野生动植物为主。 这次发掘的151遗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南岸,是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申请的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的2014年度主动考古发掘项目。此次考...
兰州大学考古研究团队工作现场 由兰州大学主持的青藏高原考古发掘工作于近日顺利结束。此次发掘是由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的2014年度主动考古发掘项目,发掘遗址为青海湖南岸的151遗址。发掘发现该遗址存在两个古人类活动时段,分别为距今1.5万年前后和距今8500年前后。 距今1.5万年前后在青海湖盆地已有人类活动 据了解,已有考古学研究显示,在距今2万年前后的末次盛冰期青藏高原腹地已有...
由兰州大学主持的青藏高原考古发掘工作于近日顺利结束。此次发掘是由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的2014年度主动考古发掘项目,发掘遗址为青海湖南岸的151遗址。发掘发现该遗址存在两个古人类活动时段,分别为距今1.5万年前后和距今8500年前后。 距今1.5万年前后在青海湖盆地已有人类活动 据了解,已有考古学研究显示,在距今2万年前后的末次盛冰期青藏高原腹地已有人类活动,而有可靠年代支持的证据来...
10月30日,本报报道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上卡力岗村农民鲍占平挖掘出一具生活年代大约在第四纪更新世,距今约有260万年的完整的大象头骨的消息。到记者发稿时,这具极具科研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古生物化石还躺在鲍占平家的院子里,等待有关部门的处置。 10月30日清晨,记者冒着日月山的大雾和京藏高速公路上的大雪,驱车赶往鲍占平的家中,了解大象化石挖掘的详情。沙珠玉乡位于共和盆地中的沙漠...
如今成为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丝绸制的金丝衣服就出土于青海都兰的热水古墓群 “如今都兰县流失在海外的文物数量不在少数,我们正在考虑启动官方追讨,追回原本属于这里的珍贵文物。”23日,青海省都兰县文物管理局局长国卫向中新社记者表示。 地处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都兰县曾是吐谷浑古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吐谷浑人是辽东鲜卑族的一支,公元四世纪迁移到青海...
一、产地介绍? 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坦克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度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该地产出的 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子料。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 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 着密切的联系。? 二、主要商业品种及外观特征?...
今年以来,青海省各级文化、文物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工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上半年,青海省共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工程项目59项,已获批57项,落实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补助资金16804万元,文物保护项目数量和补助资金创造了新纪录。 记者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了解到,为落实好这些项目,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文物管理局相继起草了《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
二者区别: 1和田玉结构为典型的毡状交织结构,矿物颗粒非常细小,一般为0.001mm左右,表现在外观上即为:质地细腻,“油性”强,“饭粒”感弱。 2俄料由于中细粒斑状变晶结构的软玉产出比例大,矿物粒度不均一,因而在外观上表现为质地细腻程度不够,“油性”差,透光观察粒状感强(相对和田玉),光泽略带瓷性。 3在俄料中有相当部分也有“糖皮”,但与和田玉不同它是由于山料受到沿节理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