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明长城保护规划》广泛征询各方意见

  为切实加快青海省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进度,满足各地区长城保护工作需求,日前,青海省文物局组织《青海明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单位兰州大学文物保护中心专家,赴长城沿线11个市、县(区)开展规划意见征询工作。据悉,《青海明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于2013年启动,2015年完成初稿。

  征询意见工作以座谈会形式展开,长城沿线各地区文化(文物)行政部门、规划、国土、交通、发改、旅游、农牧、林业等相关部门参加会议。兰州大学文物保护中心对各地区长城保护规划编制情况进行了汇报。各地区文化(文物)行政部门针对本地区长城资源情况、长城保护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和难题等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从考古发掘、学术研究、保护利用、管理机构、人员、设备等方面提出规划需求。

  各地相关单位就长城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与规划编制单位兰州大学文物保护中心进行了交流,并对规划提出了补充和完善的意见,如建议在长城保护标志标示中明确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合理划定市区和乡村村庄等建筑密集区长城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把长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乡村旅游、徒步旅游景观带;长城规划要与正在进行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对接,避免长城保护区划与基本农田重叠等。

  座谈会上,青海省文物局介绍了近年来青海省长城保护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绩,指出了长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困难。同时,从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长城保护条例》、《长城“四有”工作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文物保护责任和意识,阐释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与相关部门就文物保护与利用、文旅融合、文物促进地区经济创收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提高了相关部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

  为保证规划的全面性、可操作性,体现青海省内各地区明长城保护工作的独特性,青海省文物局要求兰州大学文物保护中心按照《青海明长城保护规划编制计划》的进度要求,与各地区相关规划进行衔接,整合各地区文物行政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意见和需求,力争今年年底将《青海明长城保护规划》上报国家文物局。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