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期,吉林大学科研团队在原始鸟脚类恐龙化石——“长春龙”研究中又取得一项重要成果,发现恐龙牙釉质波纹构造的最早记录,这对认识恐龙的演化及其牙齿与恐龙食性、生活环境的关系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 “长春龙”是由吉林大学博物馆科研团队在吉林省中部地区发现的一种新属新种恐龙,全名“娇小长春龙”,其体型小巧玲珑,体长1米左右。“长春龙”化石是迄今为止所发现保存完好的原始鸟脚类恐龙化石之一,其骨骼保存完整...
日前,吉林大学科研团队发现恐龙牙釉质波纹构造的最早记录。近年来,吉林大学恐龙演化研究中心科研团队立足于对“长春龙”进行综合研究,从多角度出发探索其生长节律、个体发育、群落组成、生态结构等特征,致力重建“娇小长春龙”这一重要的原始鸟脚类恐龙的古生态模型,来诠释相关类别恐龙的系统演化历史。本项研究成果对于认识恐龙的演化及其牙齿与恐龙食性、生活环境的关系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图为长春龙正型标本头...
龙泉窑从明代日渐颓废,烧制青瓷已经无法与宋代龙泉青瓷同日而语。清代,龙泉地区一些窑口还在小规模地烧制龙泉青瓷,这时景德镇瓷器崛起,龙泉青瓷已经随着时代审美的需求不断改变自己的工艺,甚至弃青瓷改烧青花。龙泉青瓷的没落在于其青釉的没落,如玉般的青釉消失了,龙泉青瓷的魂也就散了。 清代龙泉窑纪年瓷存世数量也较为丰富,故宫博物院收藏了6件带有清代年款的龙泉青瓷,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顺治八年(1...
明代是龙泉窑的暮年之期,也是从一个新的高峰急转直下的转折期。自明朝中期之后,龙泉窑规模逐步缩减,渐渐失去影响力。那么这一时期龙泉窑的发展过程如何?具有哪些主要特征?又为何突然停烧官器,走向衰败? 烧造官窑瓷器 明代早期是龙泉窑生产史上与皇宫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从洪武时期处州就开始承担为皇室烧造瓷器的任务。《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需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
元代龙泉青瓷在近年拍卖场上极受欢迎,2017年春季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呈献的“宗器宝绘 — 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拍卖,一件元十四世纪 龙泉青釉印缠枝牡丹纹凤尾尊、一件元十四世纪 龙泉青釉刻缠枝花纹荷叶盖罐分别以727500美元(折合人民币502.8万)、787500美元成交(折合人民币544.3万)。虽然不是龙泉窑最卓越的代表作,但也是质量上佳的元代龙泉青瓷。 元代...
莲,也叫荷,古称芙蕖、菡萏。莲纹作为装饰纹样最早可追溯到周代,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梁其壶”就以莲花纹装饰。春秋战国中后期开始较频繁用作装饰器物,美国人William Henry Goodyear在《The Grammar of lotus》一书中,将莲花图案定为古代所有植物装饰和其他纹样装饰的基础,其他的古代纹样装饰都是因为对太阳的崇拜延伸形成对莲纹崇拜的又一次延伸。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
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创烧出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龙泉窑系的存在历史跨越千年,最早可上溯三国两晋,其工艺发展的“学步期”深受当时同在浙江境内著名的越窑与瓯窑的影响。瓯窑青瓷晋人形容为“缥瓷”,唐人称越窑釉质“如冰似玉”“千峰翠色”“秘色”,龙泉青瓷在烧造青瓷时也一直追求“如冰似玉”的釉质,并真正实现如玉般的青瓷。 影响龙泉窑瓷器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则是宋代的审美风尚。唐“安史之乱”之...
琮式瓶始见于宋,一般认为始现于南宋,至于北宋是否已有琮式瓶生产,说法尚不统一。琮式瓶是仿照周代玉琮外型并加了圈足和底而成,南宋时期的官窑与龙泉窑有烧制。 图1 良渚文化晚期方柱形玉琮 江苏草鞋山出土 宋代仿古之风盛行,且手工业繁荣和程朱理学文化氛围浓厚,为工匠造物提供了审美观念引导,器物的造就汇聚了文人与民间的情趣与巧思。琮,最早出现于《周礼》、《仪礼》,具礼玉、瑞...
《辞海》中对“炉”的解释为“盛火的用具,作冶炼、取暖、烹饪等,也指用作焚香的器具”。饶宗颐先生在《论古代香药之路——郁与古香熏器》一文中便指出,早在红山文化时期,便有熏炉出现,并且红山文化还发现了可供祭祀的坛、庙、冢以及女神头像,以此推断这个熏炉很可能与祭祀相关。宋人丁谓的《天香传》中讲到,“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蠲洁”,“礼云:‘至敬不享味贵气臭也’是知其用至重,材质粗略”。在佛教...
宋代龙泉窑以青瓷闻名遐迩,也是宋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中鱼洗作为宋代龙泉窑典型的量产器物,器物造型与装饰简洁,别致;釉色与釉质含蓄,似玉,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崇道尚青的理学文化。龙泉窑生产鱼洗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早期,南宋末到元代初期是该器物装饰工艺和艺术成就的高峰。其主题寓意吉祥,刻划模贴与露胎是该器物的装饰特征。 洗这类器物是由青铜器演变而来,多为折沿,因此也称之为“折沿洗”。 鱼洗是洗的内底部饰...
两宋时期,统治阶级崇尚文治,重视文人,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环境较为宽松。士人阶层将文人所追求的的精致、儒雅的艺术化情趣融入生活,进而推进文人审美风格的流行,影响宋代民俗文化的审美创造。 宋人清远闲逸的风趣在室内陈设与日用器皿的使用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居室中所常见的如香炉、花瓶、茶具、屏风、瓷器等,都是士人日常起居中增添闲情逸致的载体。宋代日用器皿中那些散发着清雅淡远意味的陶瓷器,更是士人日常生活艺...
青瓷是最早烧制的瓷器品类,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和美学追求。《释名·释采帛》:“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瓷,摹拟玉的光泽。在推崇“正色”、“玉德”的儒学和崇尚“自然”、“天道”的道教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时,已经预示了对青瓷的喜爱将伴随中华文明的演进。龙泉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极富盛名,也是最后一个青瓷窑系。龙泉窑也一直以其历史悠久,制作精良,窑系庞大而闻名于世。 窑址分布 龙...
展览名称:《龙泉颂》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系列展 展览地点:北京西城区琉璃厂铁树斜街116号老窑瓷博物馆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网、北京老窑瓷博物馆 开幕时间:2018年4月22日 由中国文物网携手北京老窑瓷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龙泉颂》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系列展”,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已于2018年4月22日在具有老北...
故宫专家为藏品把脉 展览名称:青出于蓝”——首届龙泉窑青瓷民间收藏精品展 展览地点:北京华夏古玩城 主办单位: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 开幕时间:2017年6月2日 2017年6月2日,由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主办的“青出于蓝”——首届龙泉窑青瓷民间收藏精品展,如期于北京华夏古玩城拉开帷幕。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叶佩兰、冯小琦、陈润民,北京正阳美术馆馆长李彦君以...
展览名称:“凝烟翠 宋元明·龙泉青瓷”展览 展览时间:2016年1月26日 – 2016年4月23日 展览地点:香港九龙观塘海滨道165号SML大厦 主办单位:香港一新美术馆 清代进士朱琰曾著《陶说》一书,将浙江龙泉青瓷的釉色比作一江春水、一湖碧波,一位隐居在湖光山色的高士。香港一新美术馆由即日起至四月二十三日,举行“凝烟翠 宋元明.龙泉青瓷”展览。该展览是香港首个以龙泉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