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9日,“莺歌岭遗址专题展”揭幕仪式举行。杨光林摄 29日,“莺歌岭遗址专题展”揭幕仪式在哈尔滨第六十中学举行。 29日,“莺歌岭遗址专题展”揭幕仪式举行。杨光林 摄 29日,“莺歌岭遗址专题展”揭幕仪式举行。杨光林 摄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有60余万件藏品,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使文物资源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省博物馆不断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展理念,不断创新宣传手段,不断...
近日,温州市龙湾区文博馆顺利完成所有馆藏碑刻传拓及龙湾区内有价值碑刻、摩崖传拓工作。 龙湾区文博馆于今年9月对馆藏碑刻及全区有价值的碑刻、摩崖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传拓。目前,传拓完成馆藏碑刻126块、区域内有价值的碑刻33块、摩崖题刻10块,历时两月。这些碑刻多为温州龙湾本地古代碑刻,上自宋代,下至清代,不仅反映了龙湾区各个时期的社会和民间生活,也反映了当时的地方制度...
近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历时2个月,阶段性完成那曲申扎县、尼玛县、噶尔县旧石器,以及阿里革吉县梅龙达普洞遗址调查发掘工作。 联合考古队通过采集测试土样、钙化物、植硅体,周围环境分析、航拍影像记录、RTK对措愕的原始湖岸线测绘,以及水平层结合自然层的发掘方法等,先后对申扎县雄梅镇尼阿底遗址、伶冋旧石器点,尼玛县玉朋寺两处溶洞,噶尔县丁仲石器点,以及...
为期4天的第24届法国国际文化遗产沙龙正在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展厅举行。来自中国的苏扇、猛犸象牙雕刻、刺绣、编钟等传统工艺品成为现场展览的一大亮点,展现了中国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本届沙龙25日开幕,吸引了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余名手工艺者和艺术家参与。除了沙龙展览,与会者还通过主题研讨交流会等形式,共同探讨如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剑波创作的《禅》和《溪山...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近代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如是评价浙江龙泉青瓷。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叶菁25日表示,在即将召开的首届世界青瓷大会中,102件故宫龙泉青瓷将首次回到“家乡”展出。 叶菁介绍,此次展览一共从故宫宝匣里遴选了102件精品,包含官家窑厂的供御之器、陈万里捐赠的龙泉青瓷等珍品,其器物之精美、釉色之纯正、数量之丰富在以往展览中罕见,“这部分瓷器...
图1 图2 明代素三彩龙凤纹香炉的龙(图1)、凤(图2)纹饰两面 这是一件明代素三彩龙凤纹香炉(见图),长32.6、宽24.4、高32.5厘米。其炉口为长方形,直口下内收呈台状,外侧饰回纹,高直颈,亦为长方形,两端中间开设对称方孔。其下为炉腹,四角为委角下垂内收,炉两侧为透雕云龙纹,龙身弯曲成波状,四足爪强壮有力,分踏云朵。龙身间施黄、绿釉,云朵为紫色,意为“金龙呈祥踏紫...
北魏司马金龙墓的木板漆画屏风 9月底,山西博物院举办了特展:“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该展览是由山西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四家国内顶级文物收藏单位联合主办,展期到2019年1月1日为止。此次展览共有276件文物,其中颇有一些珍品,如内蒙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匈奴王金冠”、辽宁省博物馆藏明代孤本地图“九边图”等,都是难得一见的文物。其中最珍贵的是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
学界曾普遍认为,早期青铜器为夏商中原王朝垄断,由都城统一生产。10月19日,盘龙城联合考古队披露,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系在夏商都城之外首次发现,这一重大发现将改变学界主流观点。 盘龙城遗址自1954年被发现以来,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出土大批青铜器。而青铜器生产在当时属顶尖高科技,这些青铜器在何地生产铸造,是困扰学界的一个谜。 5年前,武汉大学、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等多家单位组成联合考...
“盘龙城遗址联合考古项目”19日在地处武汉的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小嘴遗址考古发掘地启动。未来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将对盘龙城遗址开展联合考古,深入了解盘龙城遗址的功能与性质。 中美联合考古队由武汉大学、芝加哥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组成。联合考古期间,中美学者将重点研究盘龙城遗址聚落形态和布局、手工业生产、自然环境变迁、区域聚落形态分布与互动等课题。...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政府18日透露称,该旗境内发现一处罕见恐龙化石群,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官方消息指,近日,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实地考察东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镇古生物化石遗迹。 专家考察认为,东乌珠穆沁旗工作区化石为早白垩世(距今约1.2亿年)的大型蜥脚类恐龙骨骼化石,骨骼石化程度高,保存完整,初步判断其生前体长17米左右。 ...
10月16日,“一带一路”龙泉青瓷杭州展暨百名工艺师爱心拍卖剑瓷作品巡展活动在杭州运河天地拉开帷幕,百余件剑瓷精品亮相杭州大运河庙会,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邂逅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共同唱响非遗文化之歌。 展览汇集108位艺术家捐赠的108件作品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又恰逢南宋建都杭州880周年...
图为龙泉溪口瓦窑洋考古现场 宋元及明初时期,特别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同时,宋元及明初时代也是中国古代通过海上丝路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最成功的时代。 宋元及明初经济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工商业发达。据《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后期某年北宋税赋总收入为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占30%...
11月2日,青瓷之都龙泉将有一件大事发生——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百余件青瓷珍品,首次公开面世,展览的地点就选在龙泉青瓷博物馆。 龙泉与青瓷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兴于北宋、盛于南宋。 漫漫历史长河中,龙泉这片土地上,曾出现过无数青瓷大师匠人,出自他们之手的宫廷供御之器,也是不计其数。 这些龙泉青瓷珍品,曾从龙泉出发,跋山涉水,到达千万里之外的...
10月10日,黑龙江省文化厅在哈尔滨市举办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培训班。省文化厅副厅长孟祥武出席开班式并致辞。来自全省13个市(地)、县(区)的的申报工作负责人及相关部队、林业等系统共80余人参加培训。 孟祥武指出,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事关黑龙江文物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传承黑龙江优秀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做好新时期文物保护利用,打造黑龙江特色文物资源品牌,促进地方经...
近日,由浙江省博物馆与浙江日报联合主办的“文澜之夜”暨“镇馆之宝:浙江省藏宝图”发布会在浙博孤山馆区文澜阁内举行。来自浙江省内各博物馆的代表、特邀博物馆观众和新闻媒体共同见证《浙江省藏宝图》的发布。其中,丽水市博物馆的南宋龙泉窑粉青象钮盖罐顺利入选。 “镇馆之宝:浙江省藏宝图”活动自启动以来历时半年,在经过宝物征集、专家初评、大众投票和专家终评等几个阶段后,来自全省30家博物馆的50件宝贝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