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釉

      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创烧出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龙泉窑系的存在历史跨越千年,最早可上溯三国两晋,其工艺发展的“学步期”深受当时同在浙江境内著名的越窑与瓯窑的影响。瓯窑青瓷晋人形容为“缥瓷”,唐人称越窑釉质“如冰似玉”“千峰翠色”“秘色”,龙泉青瓷在烧造青瓷时也一直追求“如冰似玉”的釉质,并真正实现如玉般的青瓷。
  
  影响龙泉窑瓷器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则是宋代的审美风尚。唐“安史之乱”之后,中国文化逐渐由相对开放、相对外倾、色调浓烈的唐文化,转向相对封闭、相对内敛、色调淡雅的宋文化。从受欢迎的宋瓷釉色中有着明显的审美倾向,五大名窑官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其中四窑烧造的瓷器釉色是素净淡雅的颜色。龙泉窑到北宋晚期已经完成吸收、学习其他窑瓷的基础成长期,开始步入成熟期。以玉为本,以青为基,发展青瓷釉色的工艺,成功烧造出翠青如玉的梅子青釉和晶莹丰润粉青釉,便标志自身体系、风格的塑成,奠定了龙泉窑系在青瓷史的地位。
  
  南宋时期是龙泉窑发展的极盛期,龙泉窑瓷釉工艺发生了创造性的巨大改进,即石灰—碱釉的发明与运用。粉青釉、梅子青釉被称为是石灰—碱釉的典型代表,因此石灰—碱釉的运用成为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宋时期青瓷的釉料为石灰釉,这种釉在高温熔融状态下,黏度较小,易于流动,故釉层只能施的较薄,否则会出现流釉现象。南宋以后龙泉釉料属于石灰—碱釉,其中氧化钾(K2O)等碱性金属氧化物的含量大幅度上升,因而釉的高温黏度大,流动性差,施釉较厚,有较强的玉质感。放大镜下下可见均匀密布的微小气泡。
  
  石灰—碱釉在1230℃左右的窑温中烧成时,釉的玻化程度较低,釉中分布着许多未熔石英颗粒、针状钙长石晶体和硅灰石析晶群以及因釉的黏度较高而未能逸出的气泡,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所以龙泉青瓷釉色又增添了一个直观、的品类名称——“粉青”。青瓷釉的呈色主要由于釉内含铁的氧化物,在还原气氛中,由红色的三价铁还原成显绿的二价铁。据资料分析,二价铁与三价铁的氧化物是以其动平衡状态存在于釉中,FeO:Fe2O3的含量比例决定于平衡条件。若Fe2O3含量高,则呈黄色或黄绿色;若FeO含量占优势,釉呈青色。
  
  浙江博物馆副馆长李刚发现龙泉大窑、高际头等窑址中见到的“粉青”瓷器残片,釉色有淡天蓝、天蓝、淡青、青绿、淡绿、黄绿、灰绿、土黄等,各釉色之间均自然过渡,没有明显的界限。由此认为宋人对龙泉窑乳浊釉瓷器的不同色调的青色用“粉青”二字统称之。
  
  科学测试结果表明,“梅子青”与狭义“粉青”两种釉的化学成分相同,釉中氧化铁的含铁量均为1%左右。所以不同的是,“梅子青”釉在强还原焰中烧成,釉中铁离子的还原率相对较低;“梅子青”釉的烧成温度比“粉青”釉高50℃左右。也就是说,“粉青”釉的烧成温度处于正烧温度范围的下限,“梅子青”釉的烧成温度接近正烧温度范围的上限,较高的烧成温度不但使釉中的气泡逸出,而且使部分晶体回熔,故釉层显得莹澈透明。
  
  粉青釉釉色青绿,色调雅致,釉层厚1—1.25毫米,釉面光泽柔和,润泽色质犹如玉器。梅子青釉是龙泉的最上等釉色。色类碧玉,较之粉青釉色深沉滋厚,青翠莹润,又如青梅色泽,因此得名。梅子青一般经数次上釉,胎薄釉厚,釉面略带透明,光泽度较强。釉层较厚,能达到1.5毫米以上。 “梅子青”之名并非南宋时就有,而是晚至清代才出现。南宋以后,龙泉窑乳浊釉青瓷固有广义的“粉青”之名,逐渐被形象而具体的名称所取代。“粉青”之名即便被使用,也只不过是乳浊的淡天蓝色的代名词。明人陆容《菽园杂记》所记的龙泉窑青瓷釉色有“绿豆色”、“生菜色”。明高濂将明代以前的龙泉窑青瓷釉色分为“粉青”、“深青”和“淡青”,而称明代龙泉窑上品的釉色为“葱青”,其余的均视作“油青色”。清代,龙泉窑青釉既沿用明代流行的“粉青”、“翠青色”,又增加了“梅子青”“冬青色”之称。其实对龙泉窑青瓷釉色的看法因人因地而异。古代阿拉伯人称运销到当地的龙泉窑青瓷的釉色为“海洋绿”。法国人则用舞台上牧羊人雪拉同(Celadon)所穿的衣裳的美丽的青色来形容龙泉窑青瓷。
  
  龙泉青瓷的釉色不管有多少称谓,但古人最爱的还是其似玉般的质地,宁静而纯粹。南宋时期龙泉窑不着重花纹装饰,而更追求青瓷的釉色美,流溢出宋人古朴儒雅的审美意趣。
  
  参考文献:
  
  1、《龙泉青瓷釉的研究》李国桢、叶宏明 硅酸盐学报
  
  2、《龙泉窑纵笔》 李刚 东方博物 2004年01期
  
  3、《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 文物出版社,1982.9
  

  4、《中国陶瓷鉴定史》 赵宏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5.3



责任编辑:朝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