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烟翠龙泉青瓷主题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名称:“凝烟翠 宋元明·龙泉青瓷”展览
  
  展览时间:2016年1月26日 – 2016年4月23日
  
  展览地点:香港九龙观塘海滨道165号SML大厦
  
  主办单位:香港一新美术馆
  
  清代进士朱琰曾著《陶说》一书,将浙江龙泉青瓷的釉色比作一江春水、一湖碧波,一位隐居在湖光山色的高士。香港一新美术馆由即日起至四月二十三日,举行“凝烟翠 宋元明.龙泉青瓷”展览。该展览是香港首个以龙泉青瓷为主题的展览,展品包括六十二件宋代至明代时期的龙泉青瓷,皆为本地收藏家收藏。
  
  了解古代人的生活习惯
  
  浙江龙泉窑生产的龙泉青瓷有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质。龙泉窑始烧于北宋,南宋时一枝独秀,生产青瓷釉层较厚,色泽青翠,釉色分粉青和梅子青,及至元代呈多样化发展,明初一度成立官窑,烧制皇室御用瓷器,至明代后期逐渐衰落。
  
  本次展品包括不少茶具及酒器,例如北宋执壶、元代高足杯,明代盏托等,显示古人品茶饮酒的习惯。至于香炉器物,分别有三足炉、奁式炉、鸭形炉、甪端炉等造型。瓷器纹饰更是五花八门,当中的鸿雁、云鹤、牡丹、莲花以至八卦等纹饰皆有助了解古人的思想及信仰。
  
  一新美术馆总监杨春棠表示:“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透过今次的龙泉青瓷展,我们希望让观众能进一步认识青瓷的一段光辉历史及龙泉窑的烧制成就,并能通过展品,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
  
  明代龙泉青瓷造工精美
  
  展品并非按由宋至明的朝代顺序布展,因今次展出的明代龙泉青瓷造工较其他朝代精美,故首个展出区域展出的是明代龙泉青瓷。其中,处州龙泉官窑青釉划花五爪云龙折沿大盘最惹人关注。杨春棠介绍,明代时期的龙泉窑乃官窑,烧製青瓷专供皇室,这个大盘底部的五爪龙,符合当时明代帝王对于龙的形象的要求,可见该大盘为当时的御用器物。
  
  展品当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一件是龙泉窰青釉划花鸿雁芦草盌,制造时间可溯至北宋。器物通体施青釉,釉色偏蓝。盌面刻一引颈鸿雁,口衔芦草,于芦草中展翅飞翔,芦草为连枝状,体现宋人对于“生生不息”的愿望。
  
  杨春棠介绍,是次展出的唯一一件龙泉青瓷梅子青,为南宋年间作龙泉窰青釉贴花双鱼洗,内底堆贴双鱼,外壁装饰连瓣纹,里外施釉,色梅子青,釉表开深色纹片。
  
  龙泉青瓷中,拱花主要见于元代器物。元代龙泉窑青釉拱花群仙贺寿纹大罐腹下刻窄长菊瓣纹,瓣脊釉薄泛白。腹身雕刻蟠桃仙宴图,分东王公及西王母两景,场景隔以桃树、芭蕉,故事清晰连贯。“东王公、西王母的故事有关于道家起源,该大罐的最早主人极有可能笃信道教,因此在家打造这样一尊大罐,以示诚心。”杨春棠说。
  
  由青瓷可观古人生活,一件明十五世纪中期龙泉窑青釉温盌可现古人智慧。温盌由内盌和外盌黏接而成,内盌呈圆弧浅盘状。外盌直口,底心镂一圆孔,与腹腔相通。全器施橄榄绿釉,盌面可摆放食物,并由圆孔注入沸水至盌内夹层,即可起保温食物的作用。
  
  此外,为配合此次展览,一新美术馆将举行一系列有关中国陶瓷工艺的讲座,由杨春棠主讲。
责任编辑:朝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