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ⅷ-7 所属地区 山西·晋城·阳城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晋城市阳城县 申报日期 2006 在阳城县东城办下孔村一带,至今仍保留着一项古老的手工技艺――造纸。这里所造的棉纸质量优良,用途广泛,远近闻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下孔村,去探寻一下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 下孔村位于芦苇河的下游,是阳城县东部的门户。这里水源丰富,桑林茂密,为...
遗产编号 ⅷ-20 所属地区 山东·滨州·惠民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滨州市惠民县 申报日期 2006 明代天启年间,惠民城内(当时为武定州治)就出现了一些酱园商号。后有“仙泉居”、“无香斋”、“大同”等八家有名的商号延续下来。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仙泉居酱园的产品多次进贡朝廷。因惠民城为武定府治所,故以“武定府酱菜”冠名。抗美援朝期间,武定府...
遗产编号 ⅷ-21 所属地区 山东·滨州·博兴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滨州市博兴县 申报日期 2006 山东省博兴县蓝?s草柳编工艺品厂位于美丽富饶的麻大湖畔,博兴县湖滨工业园区。产品采用天然的蒲草、毛草、玉米皮、工艺纸绳等编织而成,主要产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草编玻璃瓶套,这是我厂的主导产品。我厂是草编玻璃瓶套的研发工厂,技术雄厚、加工能...
遗产编号 ⅷ-45 所属地区 山东·临沂·莒南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莒南县 申报日期 2006 莒南县大店镇薛家窑村的泥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至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从南宋开始逐步形成产业规模,至明、清达到鼎盛期,其泥陶制品在鲁南、苏北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日常生活用品,其制作工艺在山东境内广为流传,并被带到东北三省、新疆、内蒙古等地。...
金星砚是一历史名砚,誉称鲁砚之光,可与端砚相媲美。因金星砚石上有凤眼、金圈、金晕、金花浪纹、鱼子纹、眉子纹等形态万千的黄色金点而得名"金星砚",主产地在星子县横塘镇驼岭山宋村。民间相传第一方金星砚出自东晋陶渊明之手,至今已有一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临沂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故里,传说王羲之偶得此石,爱不释手,磨制成砚,视为珍宝,故后人又称该石为羲之石,该砚为羲之砚。 特点 金星砚...
遗产编号 ⅷ-47 所属地区 山东·临沂·沂南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沂南县 申报日期 2006 徐公砚是鲁砚中的重要品种,是和端砚齐名的上乘之宝,早在唐、宋时期即负盛名。唐代颜真卿、柳公权,宋代欧阳修、苏轼、米芾等名人,在其有关著述中都曾作过介绍和品评,而且评价甚高。 徐公砚的制作材料徐公石主要产于沂南县青驼镇徐公店村,是独有的矿产资源,...
遗产编号 ⅷ-48 所属地区 山东·泰安·岱岳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岱岳区文化馆 申报日期 2006 范镇油酥火烧 产地:山东省泰安市范镇,是范镇的一名吃。在全国各地享有盛名。 真宗的的范镇火烧是用精制面粉,盐,驴油,花椒,芝麻等材料混合而成。 制作流程: 1,准备材料:和面,熬酥油(用驴油熬的),芝麻盐,案板,擀饼的杖...
遗产编号 ⅷ-49 所属地区 山东·泰安·宁阳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宁阳县文化馆 申报日期 2006 曾经在宋代即作为朝廷贡品的宁阳县乡饮乡小凉席,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是备受青睐的民间手工艺佳品,宁阳县志中也或多或少留有记载。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项虽以普通的高粱莛子作原料,却蕴含着浓厚文化气息的传统民间技艺正濒临绝迹的境地。 ...
遗产编号 ⅷ-50 所属地区 山东·泰安·泰山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泰山区文化馆 申报日期 2006 泰山豆腐:来源与考证:泰山豆腐主要来源于泮汶河两岸的村庄,以岱阳灌庄、结庄,城东南黄家庄等地产的豆腐质量最佳。豆腐色白如雪,鲜嫩如乳,看着水汪汪且有弹性,久煮不老宜不糊,与莱芜、新泰、肥城、宁阳、历城四边县市区所产的豆腐相比,确有独到之处,人们...
遗产编号 ⅷ-51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安丘市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安丘市 申报日期 2006 景芝,因宋景??年间,其酿酒古井三产灵芝而得名,明清大学者顾炎武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称之为“齐鲁三大古镇”,此地以酿酒闻名,素有“齐鲁古酒镇”之说。山东景芝酒业就根植景芝这块酿酒宝地之中,她是集酿酒、热电、印刷、汽运、玉米深加工、菌体蛋白饲料等于...
遗产编号 ⅷ-52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潍坊市 申报日期 2006 潍坊仿青铜器制作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产品主要是仿制爵、鼎、盘、炉以及佛像、鸟兽和人物等。当时一个名叫胥伦的农民,生性聪敏,巧于手工制作,并擅长书画。为了糊口,他铸造假汉印和古代造像,冒充真品,卖给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家陈介祺。当陈介祺发现是冒牌假货后,并没有责...
遗产编号 ⅷ-53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临朐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潍坊市 申报日期 2006 端砚、歙砚尚在悄然掘起时,唐代发现在青州(今临驹县)沂山北麓老崖固的红丝石已成为制砚良材,在宋代曾长时间独领风骚,被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列为天下名砚之首。 红丝砚其料取于山东青州黑山,为鲁砚代表。因其“资质润美发墨,久为水所浸渍,即有膏液出焉...
遗产编号 ⅷ-54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安丘市 诸城市 申报日期 2006 黑陶的制作主要分三个步骤来完成,即:选料、加工、烧结。黑陶的选料是保证质量的主要环节,加工的质量好坏取决制作者的艺术修养,采用独特的烧结工艺使陶变黑是黑陶的最大特点。黑陶的材料主要含有: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
遗产编号 ⅷ-56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潍城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潍城区 申报日期 2006 潍城小磨香油的生产始于明代初年,至今有600余年历史。大部分磨油户集中在于河镇崔家村。崔家小磨香油以芝麻为原料,工艺严谨,产品色香味俱佳,被誉为“天下第一香”。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曾赋诗称赞:“十里郊野满城香,举目远眺于水长,神工鬼磨五百...
遗产编号 ⅷ-57 所属地区 山东·潍坊·寒亭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寒亭区 申报日期 2006 一、收集拔鬃方法 1.活猪拔鬃方法 活猪身上拔鬃最好在夏季进行,此时正是换毛、脱鬃期。第一次拔毛开始前5分钟,给猪喂一些酒糟类的饲料,以使猪的毛孔得到扩张,然后趁猪吃食或静卧时,用手一边轻摸猪身,另一只手轻拉猪鬃试试是否轻轻一拔就掉,如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