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府酱菜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ⅷ-20 所属地区 山东·滨州·惠民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滨州市惠民县 申报日期 2006

 

  明代天启年间,惠民城内(当时为武定州治)就出现了一些酱园商号。后有“仙泉居”、“无香斋”、“大同”等八家有名的商号延续下来。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仙泉居酱园的产品多次进贡朝廷。因惠民城为武定府治所,故以“武定府酱菜”冠名。抗美援朝期间,武定府酱菜作为慰问品批量运往朝鲜,受到中朝官兵称赞。传统武定府酱菜品种主要有磨茄、包瓜、糖包、酱桃仁、杏仁、水晶莴苣、酱黄瓜、酱花生仁、合锦菜、酱地环、虎皮菜、百工皮等30余种。武定府酱菜之所以久负盛名,是因为它在同类产品中具有鲜、甜、脆、嫩的特点和色、香、味、体的突出风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建立了惠民县酱菜厂。1978年后,惠民县酱菜厂恢复了“仙泉居”老字号,惠民镇酱菜厂也重新起用“元香斋”商号。1997年两厂在发掘传统品种,整理传统配方与工艺的同时,又开发了酱两仁、酱三样、多味辣菜、酱芦笋、酱香菇等新品种,使武定府酱菜形成糖醋类、酱制类、泡渍菜、豆制品类4大系列50多个品种。2000年产量3000吨,是建国前的300倍。1988年武定府酱菜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获铜牌奖。1994年以来,武定府系列酱菜被评为“山东传统名特食品”、“山东市场畅销产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