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相关链接:关注“南澳Ⅰ号”:明五彩瓷 焦点出世 水下考古的原则是原址保护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备受关注的南海明代古沉船“南澳一号”当天出水大批铜器彩瓷。这一水下考古昨天经由央视直播之后,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而此前“南海一号”沉船的整体打捞,早已帮水下考古在中国民众中完成了知识普及。显然,水下考古具...
记者: 现在对古代沉船的工作方向主要是要打捞之后出水进行研究,还是会把它依然保留在水中?张威(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按照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总方针,应该是就地保护,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海洋遗产水下保护公约都非常明确地指出:首先年代界限为一百年以上的人类活动的各种遗留物,第二保护原则就是不要加以干扰,应该在原地保护。这是对文物保护的尊重和尊敬,这应该说就是水下文物保护的理想状态,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资料图:2008年10月20日,“南海遗珍——‘南海一号’水下考古成果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内开幕,共展出从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上打捞起的200多件瓷器及附着有贝壳等海洋生物的金环、金属手镯等物品,这是“南海一号”出水后首次大规模展示出水文物。中新社发 李忠 摄 中新社发 李忠 摄 中国中央...
潜水员准备潜水 吊篮出水 工作人员对文物进行冲洗 出水文物 考古队队长崔勇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为不断拓宽中国水下考古的新视野,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所列2010年水下考古工作“一号工程”为契机 ,5月16日,国家文物局网站特派记者前往广东汕头,深入“南澳Ⅰ号”古沉船水下考古现场,实地考察了这艘古沉船及所载文物的保护...
根据国家文物局部署,5月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博物院、福州市考古队以及其他省(市)的10名国家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组成的“中国水下考古队”在福州屿头边防派出所官兵的护送下,正式开展此次水下考古工作。 此次考古主要是针对平潭海域水下沉船、文物进行普查,对该海域内的沉船遗址进行水下考古发掘和打捞,并提取相关数据,为下一步的考古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科学依据和周密的前期保障,预计考古工作将持续15天左...
日前,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舟山工作站在六横发现龙头跳沙埠,这是迄今舟山发现最早的海港码头。初步分析,龙头跳沙埠始于唐代。 龙头跳沙埠位于六横台门社区田岙村龙头跳。龙头跳背枕炮台岗(海拔280米),群山蜿蜒连绵,1条长约千米的山涧流经山村,穿沙滩入海,涧水充沛,终年不绝。龙头跳沙滩长约500米,宽20-40米不等,东北—西南走向。沙岸堆积成丘,高1-5米不等,周广10余亩。沙丘上现存古黄连木林,...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2009年10月,在山东沿海水下考古发掘现场,一名身着潜水服、身负几十公斤重潜水装备的男子浮出了水面。风很大,一上船,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叫张红兴,这次水下考古,他和队友们利用水下探测仪器———多波束声纳并结合水下探摸,发现水下文物疑存点十几处,确认了其中的几处水下文化遗存,顺利完成了调查任务。 “每一次水下考古对于我来说都是不寻常的探索。”!张红兴浑身散发着一种令人窒...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外观既凝重又动感十足。深咖啡色的玻璃幕墙上点缀着大大小小的“气泡”。 工作人员在研究文物。 古船用“水晶宫”保护起来。 博物馆中的展厅。 展馆中的鎏金腰带约有1.7米。 出水的文物。图/黎倪祥 去年12月24日,备受瞩目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式开馆。从此,广东乃至我国没有大型水下考古...
昨日,来自广东省汕头市文广新局的消息称,被列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今年度“一号工程”的“南澳Ⅰ号”明代古沉船水下考古抢救性发掘工作将于本月底展开。 去年9月宣布启动的这项工作,因为季节因素打捞海域海况恶劣不得不暂时搁置,船载文物的打捞出水时间表也顺延推后。汕头有关部门同时计划争取在南澳设立全国水下考古培训基地。
1月23日上午,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庆安会馆)防雷工程峻工仪式在庆安会馆隆重举行。国家博物馆党组书记黄振春、副馆长张威、保卫处处长古建东,文化部保卫处副处长郑建平,宁波市文广局副局长孟建耀,市文保所(考古所)所长王结华等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峻工仪式。 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庆安会馆)防雷工程由国家博物馆全额出资,宁波华盾雷电防护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安装。防雷装置设施共由五支高达...
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恰恰等偷偷摸摸地从位于南中国海的一艘沉船中打捞出一大批中国文物,包括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和金铃等等,并于次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苏富比拍卖行,将这批瓷器以高价卖出。这件事,引起了国际博物馆界的义愤,更激发了中国政府与我国考古界发展自己的水下考古事业的决心。 1987年3月,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原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海军作战部、国家海洋局、交通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