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21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结业典礼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青岛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出席典礼并为受训学员颁发证书。由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象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选派的3位同志顺利通过考核,喜获结业证书。至此,该市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增至9名,全省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增至12名。 自上世纪90...
从4月22日到7月初,“南澳Ⅰ号”明代沉船的第四次水下考古将在广东南澳持续进行70多天。 4月27日,“南海Ⅰ号”南宋沉船第二次试发掘进入收尾阶段。此次试挖掘确定了船艏在沉箱中的位置,尝试了多种新的考古方法,为今后如何对沉船进行整体发掘提供了真实资料。 4月22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武汉基地”在湖北省武汉市成立,这是国...
“南海Ι号”是一艘满载宋代陶瓷的古代木质沉船,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至今世界上发现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远洋商贸船,船长30.4米,宽9.8米,型深4米,船体上部建筑已损坏,船头部分存在断裂,其他部分基本完好,船上文物总数5—8万件。 “南海Ι号”古沉船自1987年意外发现以来就震惊了世界,震惊了考古界,考古学...
水下考古学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是运用考古学所特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对人类水下文化遗产开展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同时,水下考古学又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诸多相关学科的技术支持,如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等。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水下考古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打捞出大批中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并在1986年4—5月,将这批盗掘的珍贵文物在阿姆...
水下考古学源于西方,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确立了“水下考古学”这一独特的学科体系。 20世纪80年代,水下考古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条件下,与国外水下考古历史悠久、发达的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是创建我国水下考古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国政府和文物考古界决定发展水下考古学时,就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合作方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突出地表现在...
水下考古学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是运用考古学所特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对人类水下文化遗产开展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同时,水下考古学又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诸多相关学科的技术支持,如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等。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水下考古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打捞出大批中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并在1986年4—5月,将这批盗掘...
林国聪 在水底考察 清洗海底出土物 从不识水性的“旱鸭子”,到水下考古潜水教练;从浪漫神秘的寻宝,到严谨艰辛的水下考古事业;从一无所知的零起点,到宁波经验全国推广……现年31岁的林国聪,全国最年轻的水下考古潜水长,他那黝黑健康的肤色正是常年漂泊于海上,奔波于野外留下的印记,而浓眉下灵动的眼神常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考古,一个神秘的专...
是什么让这个继“南海Ⅰ号”之后的水下考古大发现备受瞩目 几千件东西还没有真正见到船底板 水上数月,历史将在这里裸露出怎样奇特的妆容 串场1:三年前,被称作中国水下考古界“天字第一号”工程的“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作在南中国海域高调开工,一时间激起的波澜至今尚存。然而,密切关注中国水下考古的人或许还记得,就在阳江海域全球首例...
制图/杨可威 20多年前,沉没于南宋初年的古船“南海一号”在广州现身,一度引发人们对古航海时代的追忆,也成为广州对“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最大筹码。 但在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多处遗址中,唯独在宁波发现的遗址和文物全部来自陆地,没有来自水下的文物、遗址的印证。广州的此次发现,引发宁波人的思考:阿拉宁波的...
7月3日下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都昌县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调查队,正式对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展开实质性的水下探测调查。 2010年,江西省(鄱阳湖内陆水域)被国家文物局选定为开展水下文物普查的试点省份,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老爷庙水域被定为调查重点。今年2月底,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物探方面的专家对老爷庙水域进行了调查。通过查找史料,实地调查以及当地老渔民...
5月22日,“南澳1号”明代古沉船发现大量瓷器(视频截图)。新华社发(朱引炜 摄) 崔勇在水下绘图 水下考古人员在辨别散落于海底的瓷器、瓷片 崔勇出水 古沉船遗址凝结物 崔勇(左)和同事在研究“南澳Ⅰ号”文物 施用和/摄 崔勇在研究“南澳Ⅰ号”文物施用和/摄 崔勇在做水下...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水下考古队员穿上蓝色的莱卡布潜水服,戴上氧气面罩,潜入了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一片海域。仅仅下潜3米后,这些吐着气泡的队员就看到一只船锚斜插在海底的泥沙之中,不远处,是一艘沉船。 如今,水下考古学家查尔斯·贝克仍然不能忘记自己4年前在水下看到的这一切,“我的职业生涯中已经到达过上千只沉船残骸,但眼前这艘,才是300年来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 他们发...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水下考古队员穿上蓝色的莱卡布潜水服,戴上氧气面罩,潜入了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一片海域。仅仅下潜3米后,这些吐着气泡的队员就看到一只船锚斜插在海底的泥沙之中,不远处,是一艘沉船。如今,水下考古学家查尔斯·贝克仍然不能忘记自己4年前在水下看到的这一切,“我的职业生涯中已经到达过上千只沉船残骸,但眼前这艘,才是300年来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他们发现的...
昨天上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等的陪同下,乘船登上“南天顺”打捞平台,看望慰问参与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的工作人员,检查指导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单霁翔指出,“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是一项国家工程,是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一大创举。要通过“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推动我国水下遗产发掘...
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9日在京揭晓。广东汕头“南澳 I号”明代沉船遗址成为首个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水下考古项目。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是: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江苏南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