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22日,广东阳江浓雾中,“南海Ⅰ号”在救护船舶的保护下成功出水。图为海警在起吊现场海域穿梭巡逻。于1987年夏天发现的“南海Ⅰ号”是南宋时期的一艘商船,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中国政府对“南海Ⅰ号”文物的考察和打捞一直持非常谨...
12月22日10点20分,在抽水泵的作用下,装载“南海一号”的沉箱徐徐上浮,比昨日又上浮出近2米。 “南海一号”22日整体浮出水面,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古沉船方式取得成功。一些考古专家表示,“南海一号”的成功打捞,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说,&...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南澳发现的古沉船“南海Ⅱ号”的初步的水下考古探摸方案基本完成,已经上报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据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魏峻称,“目前只要有关方面批准,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南海Ⅱ号’将于10月左右浮出水面。” 据悉,“南海Ⅱ号”是今年5月25日被当地渔民发现的,发现后各方迅速组织进行...
在南澳县乌屿与半潮礁之间海域的古沉船“南海Ⅱ号”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有了新的进展,记者日前从汕头市文广新局获悉,目前“南海Ⅱ号”已经基本完成初步的水下考古探摸方案,已经上报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正着手对沉船周围进行抽泥工作,为下一步的发掘工作做好准备。 “南海Ⅱ号”先期出水的一百三十八件瓷器,有盘、碗、罐、碟、瓶、盖、盅...
“南海Ⅱ号”船上及四周约有瓷器上万件,专家正在对打捞上岸的瓷器进行勘查。图片来源:信息时报 在南澳县乌屿与半潮礁之间海域的古沉船“南海Ⅱ号”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有了新的进展,记者日前从市文广新局获悉,目前“南海Ⅱ号”已经基本完成初步的水下考古探摸方案,已经上报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正着手对沉船周围进行抽泥工作,为下一步的...
这是“南海Ⅱ号”上的出水文物。青花瓷盘上画着侍女图案 这是“南海Ⅱ号”上的出水文物。青花瓷盘上画着花卉图案。 这是“南海Ⅱ号”上的出水的带有龙纹的陶 这是“南海Ⅱ号”上出水文物(图片来自:广州日报) 在打捞古沉船“南海Ⅰ号”的时刻,又传来发现...
时报讯 (记者 李杉 通讯员 陈洋 郑华馨)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海I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工程将于6月底正式启动。为了迎“南海I号”的“落户”,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将于6月竣工,年内有望向公众开放。记者昨日从省地税获悉,随着“南海I号”打捞工程启动,带动了阳江海陵岛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税收增长近12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