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赏析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我国古代有焚香的习俗,或燃香洁室,或熏衣染被。“欢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这是汉晋六朝文人对熏炉和香所作的隐喻吟咏。在焚香器物中,汉代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堪称最为精湛的博山炉之一。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于1981年…[全文]

2014-09-25 13:53:31

战国金银错镶嵌铜牺尊赏析

    战国时期金银错镶嵌铜牺尊 临淄商王村出土,高28.6厘米,长46.5厘米,重6.5千克,仿牛形,筋骨坚实,肌肉健硕,头顶及双耳间镶嵌绿松石,眼球饰以墨精石,全身镶银丝,组成菱形图案,纹理间以绿松石和孔雀石镶饰,盖为一扁嘴长颈禽,禽颈…[全文]

2014-09-25 13:51:58

金代和拙海栾谋克之印赏析

金代和拙海栾谋克之印赏析

    和拙海栾谋克之印铜印 和拙海栾谋克之印铜印 金“和拙海栾谋克之印”边长6.1厘米,通高6厘米,正方形。印面为宽边,朱文九叠篆书“和拙海栾谋克之印”,背铸矩形直…[全文]

2014-09-25 13:33:02

铜墨盒由来的四种说法

铜墨盒由来的四种说法

    铜墨盒起源于何时,为何人所创,众说纷纭。集目前收藏界所共识,无外乎几种说法:一是明代说。主要依据来源于南京市博物馆的《南京明代吴祯墓发掘简报》,该简报所列出土文物中即有铜墨…[全文]

2014-09-11 16:24:17

钱币收藏正当时:咸丰元宝当千钱币

    据资料记载: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展迅猛,并在江苏南京建都,此时清政府赖以铸钱之用的滇铜,因道路阻断而无法运进北京。一方面是镇压起义急需大量的军饷开销,一方面是铸钱的原材料告缺,给清政府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困难,…[全文]

2014-09-10 09:28:42

海马蔓草纹千年铜镜映照唐代繁华

    深圳御宝轩作为一家正规的且颇具实力的藏品征集机构,公司坐落于深圳最繁华的地带之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4003号世界金融中心A座29层。在这里,每天可谓门庭若市,艺术品投资者、收藏爱好者络绎不绝。时值金秋,在御宝轩征集到的成千上万件艺术品…[全文]

2014-09-05 09:16:04

宋辽金铜镜中的人物故事

宋辽金铜镜中的人物故事

    宋代许逊降龙镜 人物故事镜在铜镜的背面铸造以人物故事图案的纹饰,其题材包罗万象,神话故事、儒释道、民间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如东汉时期的东王公西王母镜、神兽故事镜,唐代…[全文]

2014-09-04 14:53:11

古代金属装饰技法之金银错

    图1 图2 错金银是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是用两种金属不同的金银光泽显现器物上的花纹,达到美化器物的作用,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全文]

2014-09-04 14:49:01

中国青铜器金银币上的纹饰寓意

    青铜器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情因素,主要来自那些为商周时代所特有的装饰纹样。我们常见的青铜器的纹样主要有:饕餮纹、夔龙纹、龙纹(爬行龙纹、卷龙纹、双体龙纹)、蛟龙纹、蛇纹(蟠虺纹、蟠虫离纹)、鸟纹、凤纹、波纹等青铜纹样。 去年人民银行发…[全文]

2014-09-04 14:46:50

古代铜熨斗赏析

古代铜熨斗赏析

    熨斗最早出现于商代,当时是被当做一种刑具使用的,专门用来烫炙囚犯的皮肤。到了秦末汉初,其功能才定型于熨烫衣服并一直流传至今。直到晋代以后,熨斗的功能逐渐向生活工具转化,汉魏…[全文]

2014-09-04 13:58:46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