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闻喜县,西周时期是晋国的故地,地下有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从20世纪70年代起,山西考古人员开始在这里发掘,出土了不少精美的随葬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造型非常奇特的青铜器。 这件青铜器的造型像一辆车,有两大四小六个轮子…[全文]
釜是古代的一种炊具,汉代有“釜底抽薪”的成语,“民以食为天”,炊器是人类饮食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器具,其变化往往反映出不同地域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文化发展与相互交流,是反映年代、地域变化最为重要的遗物。 考古学通称的陶釜,一般具有圜底、…[全文]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斵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这是一首《拟行路难》,为以气骨劲健、词采华美见称的刘宋诗人鲍照的作品。诗中借博山香鑪(“鑪”…[全文]
图一:新郑博物馆藏唐真子飞霜铜镜 真子飞霜镜是唐代铜镜中十分著名的镜类,见于不少著录,有菱花形、葵花形二种。镜背纹饰通常以龟身与荷叶组成镜钮和钮座,钮下方有荷池,池中伸出一枝硕大的荷叶,叶中突起一龟,镜钮及钮座即由此构成。镜钮一侧修…[全文]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于黄金的投资与收藏。目前在纸黄金、金币、金条、金首饰、黄金期货等众多的黄金投资项目中,收藏金即黄金艺术品开始备受人们的青睐。黄金艺术品是以黄金为载体、经高超的传统技艺加工…[全文]
铜手炉 《辞海》中解释说:“冬天暖手的小炉,多为铜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铜手炉已退出生活的舞台,逐渐被人遗忘。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铜手炉开始在书刊杂志和拍卖场上频频亮相,它丰富奇异的造型,精湛华美的工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全文]
大铜章收藏在沉闷了多年后,终于在近年来开始显山露水了,大铜章收藏队伍不断扩大。1979年中国诞生了第一枚大铜章。由于幅面较大,给设计师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雕刻师精雕细刻的深厚功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线条…[全文]
中国古代青铜镜,自齐家文化起,伴随着辉煌而灿烂的华夏文明史一路走来,绵绵不绝。 铜镜铸造的历史到了宋辽金时期,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普遍认为是铜镜发展的衰落期,这个说法显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实际上宋辽金铜镜较比前朝在艺术风格、制作工艺和金…[全文]
洛阳金村东周大墓出土的金银错狩猎纹铜镜上,饰有骑士博虎图案,这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人物镜。洛阳金村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内城的东北隅,8座大墓应为东周国王或陪葬的臣属的墓葬,早在1926年至1934年间,8座大墓被疯狂盗掘,出土大批珍贵文物,许多…[全文]
和拙海栾谋克之印铜印 和拙海栾谋克之印铜印 金“和拙海栾谋克之印”边长6.1厘米,通高6厘米,正方形。印面为宽边,朱文九叠篆书“和拙海栾谋克之印”,背铸矩形直钮,钮顶铸一“上”字以决正倒。钮右、背凿“大定十八年八月”,钮左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