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文献可以证实,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纹饰是对中原地区上古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体现着鲜明的区域性特征。生物进化与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又为商周青铜器上龙纹饰的生物原型是中华扬子鳄,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于此基础上讨论龙纹饰的文化意义,实应导源于上古四…[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战国青铜剑的模拟实验,论述了青铜剑的模、范工艺技术,以及战国剑在铸造过程中形成了刃部硬度值高、脊部硬度值低的自然规律。通过模拟战国时代的熔炼工艺,提出了对“削杀矢之齐”一种新的解释。通过铸后加工,讨论了战国青铜剑的铸后加工技…[全文]
楚国,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楚国都是其中之一。楚国强盛时的疆土几乎包括了我国现今版图的整个南半部,所谓楚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蜀,东裹郯邳”。(《淮南子·兵略训》)现今…[全文]
云南矿藏丰富,有色金属王国美誉驰名中外。而有色金属中,又以锡和铜最为有名,个旧称锡都,东川称铜都。云南铜曾是历史上朝廷铸造钱币的官铜主要供应地,而其中云南青铜器和云南斑铜器更凸显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和深远影响。今天屹立世界工艺美术之林…[全文]
金代婴戏镜 金是东北地区女真人建立的政权,与汉人建立的南宋政权同时存在。它在铜镜的铸造工艺上独树一帜,既吸取了汉族铸镜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游牧民族特有的豪放粗犷的气质。唐末五代时期,铜镜日趋衰落,而到了金代,铜镜铸造业却异军突起…[全文]
鎏金骑士贮贝器 贮贝器是滇国特有的青铜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石寨山青铜文化之所以名闻遐迩,与出土许多精美的贮贝器有很大关系。由于都是用来贮存贝币的,所以称为贮贝器。根据器形、图像及制作工艺的差别,大致分为束腰圆筒形、…[全文]
商代方彝 丁孟,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青铜方彝是古代盛酒器的一种,身作方形,…[全文]
青铜器是中国灿烂古文明的载体之一, 以其丰富奇特的造型, 神秘缛丽的纹饰, 精湛先进的铸造技术而闻名于世, 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工艺价值。 青铜器的独特魅力使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众藏家趋之若鹜的收藏目标, 达官显贵都以能拥有青铜器…[全文]
1988年在甘肃省靖远县北滩乡发现一件神像纹鎏金银盘,经甘肃省博物馆鉴定为东罗马帝国早期遗物。银盘为圆形,有矮圈足,直径31厘米,通高4.4厘米。盘内璧满饰花纹并鎏金,盘外璧素面抛光,有加工遗留的旋纹。盘内纹饰呈同心圆状布局,自内向外分为三…[全文]
鎏金铜牛 鎏金铜牛,西夏,1977年出土于西夏陵区101号陪葬陵。现藏宁夏博物馆。模制浇铸成形,腹内空心,外表通体鎏金,造型生动,比例匀称,形象逼真,是西夏文物中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