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各种变化万端的造型样式,吸引了无数有志于佛像的人,可也同时阻挡了许多对佛像了解不多的入门者。很多收藏者分得清佛、菩萨、罗汉,可佛是什么佛,菩萨是什么菩萨,罗汉是什么罗汉,却不甚了了。不但佛教知识不足备的收藏者如此,就是拍卖公司也经常张冠…[全文]
据《洞天清禄集》中记载,古铜器的伪造始于天宝年间。但据考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如《韩非子·说林下》:“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赝往。齐人曰:‘赝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全文]
首先要记住辨仿谚语,青铜器辨伪谚语是经过许多人的长期经验而总结的。谚语是:先看型,后看花,拿到手里看底下;紧睁眼,慢开口;铭文要细查,锈斑、地子是关卡。 先看型,就是先看器物的造型,因每个时代所造的器物都有它的时代特征。后看花,即观…[全文]
故宫辨伪资料暂分:拼凑、改造、伪字、伪花、补配、仿古(伪造)六种。拼凑指用两年旧器拼成一体;改造指用旧或新器加工改成少见或更奇特的器形,意以稀奇而获得贵价;伪字,是指在无铸铭器上移刻的字;伪花,是指在素器上新刻花纹;补配,是指给残缺器补配所…[全文]
牛虎铜案 有时候,喜欢是不需要理由的。一个人喜欢陶瓷,喜欢字画,喜欢石头,喜欢玉器或是喜欢青铜器,就真的不需要理由。我是独独喜欢青铜的,不知道为什么。是北方人粗砺的个性所致还是被青铜那锈蚀的沧桑所折服,我不知道,反正当我第一次在云南…[全文]
科学鉴定通常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进行的元素分析、放射性元素的年代测定等,再就是系统知识的综合判断,俗称“眼学”。 其实“眼学”也是科学的组成部分,因为考古学本身就是被列入科学行为的范畴的,而依据考古发掘的标本、标准器形成的类型学、器…[全文]
我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因此,在古代,铜镜与梳子成为古人重要的生活用具。特别是铜镜,不仅是古人照面饰容的生活用品,而且铜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深受人们的喜爱。而铜镜的使用历史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铜镜最早在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全文]
松竹梅兽耳三足铜香炉 恰逢周末,应几位朋友之盛邀到一收藏家中聚会,并观赏其诸多藏品,意外中发现了一件弥足珍贵的松竹梅兽耳三足铜香炉。 此炉高20.2cm,口…[全文]
山东的潍县是近代伪造青铜器的大本营。作伪者大多仿造陈介祺藏器。作伪者使用蜡胎为模,翻铸铜器,埋于地下,加上各种复杂的化学成分,使青铜器表面自然生成绿锈、红锈,然后上蜡,“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