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铜镜真伪辨别:听声、看形、辨锈、闻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铜镜在古代是用来妆饰理容的生活用品,集观赏、实用、珍藏于一身,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瑰宝。如今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对现代人而言,其收藏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在收藏市场上也一直备受关注,如何才能收藏到升值潜力巨大的铜镜呢?

      无论是铜镜,还是书画、瓷器等其他收藏品只有具有很高艺术性和历史意义,才能成为大家竞相追捧的对象,升值潜力也是最不可限量的。因此一面铜镜的收藏价值可从以下四点进行判断:

      一、艺术性高,反映古代高科技的铜镜。如战国镂空镜、汉唐镏金、嵌螺钿、金壳、银壳、透腿等特种工艺镜。

      二、品种稀少,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的。如唐代打马球镜,证明了足球起源于中国。

      三、保存状况好。由于目前的铜镜多入过土,家族传世的比较少,因此锈蚀程度越小的越好。

      四、纹饰清晰。铜镜收藏讲究版模,头模镜最受欢迎,且纹饰清晰度越好越值钱。

      收藏铜镜时,还应辨别真伪,因为造假者往往如法炮制赝品,如果收藏者只是按图索骥进行收藏的话,很有可能上当受骗,因此应具备一定的辨伪知识:

      “听声”,即用手敲击铜镜,通过铜镜发出的声音来辨别真伪。新老铜镜在制作时,由于铜、锡、铅等原料配置的比例不同,因此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老铜镜声音普遍比较低沉、圆润,而新仿的铜镜声音则比较清脆,甚至刺耳。

      “看形”,即通过观察铜镜的形状,对古铜镜进行真伪辨别。为保证铜镜能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严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小一点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厘米的铜镜就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赝品铜镜的弧度与镜子的大小往往不成比例,且大铜镜弧度大,小铜镜弧度收缩不自然。因此仿制铜镜照出的人和景物,不清晰,甚至变形。

      “辨锈”,古铜镜一般入土千百年,但锈色坚硬自然,层次分明,仿铜镜的锈是后做的,往往是借助各种胶水调和颜料涂抹上去的,强度较低。因此能用手抹掉的,可能就是仿品。

      “闻味”,把铜镜沾水以用鼻子闻,老铜镜一般有一种铜香味,是出土后的泥土香味。而新仿制的铜镜通常会有硫酸味、碱烧过的臭味、铜腥味。另外可以取铜锈一块,用火烧之,假锈会燃烧并产生带有化工原料气味的浓烟,即可认定为仿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