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紧张的公开展示和汇报,20位评委从初评入围的25项发掘中,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了2008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们是: 1、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 2、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 3、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 4、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 5、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 6、河南荥阳娘娘寨遗址 7、江苏无锡阖闾城遗址 8、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 9、河南新郑胡庄墓地 10、四川成都江南...
近日,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工作人员在巴彦县发现了四间庙遗址,遗址内有两座造型精美的石碑,经多位专家鉴定,确认此碑修建于清末,保存比较完好,对研究当地的民俗、宗教等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这两座规格一致、造型相同的大石碑矗立在巴彦县德祥乡四间庙屯东100米处的农田上。据当地的村民介绍,多年来,这一块土地种的玉米常年丰收,许多村民不但在石碑上缠了红绳,还在地面上立了一块牌子,以表保佑他们的土地年年丰...
汉代朱雀玄武石雕。 昨天上午,2009第七届南京文博之夏活动在“金陵第一古街”高淳老街民俗馆隆重开幕,情绪高涨的高淳民间艺人们冒雨进行了东坝大马灯、漆桥荡旱船、桠溪陈家庄打叉等民俗展演,民俗展示区中,纳鞋底、剪纸、扎塑、羽毛扇也十分吸引人。开幕式结束后,观众们又参观了高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展。 高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展,以图片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高淳悠久的历史文...
日前,我省利辛县阚疃镇境内发现一处墓葬群。据有关专家介绍,该古墓群极可能是汉代某一家族的墓葬群,目前有关专家正在对该墓群进行探测,现在已经确定五六座墓葬点。有关人士表示,这些墓葬表明,利辛一带在汉代就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 据介绍,6月16日,利辛县阚疃镇张湾村郑孤堆自然村一村民在平整自家土地时,发现了一座古墓。该县文化局文物工作人员闻讯后迅速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保护。同时,就此事向省文物局进行...
日前,山大文物普查工作队在莱芜发现鲁长城。这一发现将为我国长城史、古国史、战争史和周代考古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据介绍,日前,山大和莱芜市文物办组成的山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在莱芜南部徂徕山脉一线发现一处大型石墙遗迹。经徒步调查、遗迹清理和文献解读,初步确定这是一段鲁国的长城遗迹。新发现的这段位于莱芜市境内的鲁长城,西起莱城区的崇崖山,向东沿徂徕山余脉蜿蜒分布,东至钢城区的黄羊山与青羊崮一带...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蔚县发现了一处大型的龙山文化遗址,遗址面积大,遗物丰富,保存状况较好。 该遗址位于蔚县常宁乡,地表暴露的文化遗物丰富。由出露的遗物和遗迹范围推断,遗址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约350米,面积达15万平方米。 据考古人员说,遗址文化层厚约1.5米,在遗址中部断面的文化层内还夹杂着多具人骨架和灰坑。灰坑的形状有直壁平底、阶梯状平底两种,深1.6米—2米,宽...
昨日,随州市文物局对发现编钟处回填的土方进行再次挖掘,搜寻可能尚未被发现的文物。同时,据知情者称,又有人上交了6个编钟,但相关部门否认了这一说法。 昨日上午,在发现编钟的随州市迎宾大道火车站配套工程还建房工地,原有的挖掘机均已撤离工地,现场只有一台挖掘机还在工作,施工人员正熟练地操作机器挖掘早前回填的土方。随州市文体局的工作人员和施工方代表在一旁督查。经过一天紧张细致的工作,未发现任何文物。 ...
5月29日,央视10套《百科探秘》栏目播出了《神秘的巨石佛像》,节目以南阳市方城县摩崖石刻为主要内容,认定南阳为丝绸之路源头。这一重大发现,震动了国内考古界。 昨天(25日)上午,由央视主持人海霞主持的“南阳与丝绸之路”文化论坛在南阳开幕,一系列的高调动作,把南阳方城推到了聚光灯下。 众所周知,洛阳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说法已被广泛认可,而方城这一系列发现将可能使丝绸之路在...
记者从甘肃省山丹县文物局了解到,这个县在新近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处大型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山丹县文物局文物普查工作队队长王延璋介绍,这一文化遗址位于山丹县大马营乡花寨楼庄村二社东侧约1公里的焉支山西麓山峦丘陵之顶,四周皆为沟壑,海拔约2300米。这一遗址所在的平台被当地群众称为“过会台”,曾是古代社会的一处交易场所。因此,文物普查人员将这一文化遗址定名为“过会...
出土黑釉灯盏、影青瓷碗4件 肥西县高刘镇发现一北宋古墓群,昨天,肥西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清理出5座墓葬,出土黑釉灯盏、影青瓷碗等文物4件。 据肥西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张永新介绍,6月26日下午,他们接到肥西县110的电话,说肥西高刘镇王拐村在进行土地置换中,挖掘机在对一片原本是宅基地的土地上整土时,发现几处古墓葬。考古人员初步确认,这是一古墓群。 昨天,考古人员在该处发现古墓葬8座。张永新告诉...
河北省文物工作者日前在蔚县一处庙宇内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清代《百工图》壁画,壁画完整绘制了清代64个行业的产品制作、销售等场景。 据蔚县文化局副局长李新威介绍,《百工图》始自清代乾隆年间,内容囊括当时社会各行各业的生活状态,被称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 此次发现的《百工图》壁画位于一座财神庙内东、西配殿的山墙上,为四行四列分布,每面墙绘制16幅,共有64幅图,均以墨线相隔,右上角有榜题。内容有首饰...
自1980年代以来最重大发现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3日宣布,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发现了良渚文化晚期人工营建的高地及贵族大墓,这是1980年代以来福泉山遗址最重大的发现。 为配合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自去年12月中旬至今年4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研究部在福泉山土墩北约300米的重古镇回龙村吴家场,以探沟形式进行勘探,共布探沟16条,实际发掘面积303.6平方米,发现了良渚文化晚期人...
河北省普查办25日透露,该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近日在张家口市康保县发现两处辽金城址,面积均在五万平方米以上,为河北北部地区辽金城址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据悉,西骨头淖城址位于康保县马鞍架村西骨头淖自然村,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50000余平方米。地面以上墙垣被夷平,但隐约可见墙垣痕迹,高出周围地表约30至40厘米,四角隆起。城内现为耕地,地表散见大量的陶、瓷残片。陶片均为泥质灰陶,多...
近日,苍南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莒溪镇普查时发现了明代银矿矿洞遗址——天井山龙船坞银矿矿洞遗址。 该遗址位于苍南莒溪镇天井村,俗称“银洞坑”。遗址占地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共有矿洞50多个,面东而凿,以横坑居多,少数为竖井,洞壁清楚可见矿脉线层。遗址内尚遗留当年挖掘矿洞时留下的矿石堆积层,厚约1米,多呈碎石状。 天井山龙船坞银矿矿洞开采始于明代,已有数百年历史,且遗矿洞较...
南汇人民济贫助困古已有之。最近,在航头镇下沙发现了一块明代嘉靖年间的石碑,碑上记载了400多年前下沙人民为救济贫弱,捐出土地租金设立“义田”的事情经过。 在南汇博物馆,记者看到,这块石碑呈长方体,长1.09米,宽0.46米,高0.33厘米。用湿布擦拭表面,“陈周袁义田碑”6个标题文字清晰可见。根据碑文记载,明嘉靖年间,当地有陈、周、袁等人家捐出部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