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王羲之的《远宦帖》 网友供图 “囧”字,因为它类似人失意的表情,对于当今网络世界里的那些不公之事,网友们均不约而同地书写着“囧”,并为它注释着意义,甚至为它开设网站。大家多以为“囧”来源于现代,是利用电脑程序拼接而来。然而,昨日两位江津网友在临摹王羲之的《远宦帖》时,意外发现当中清晰地印上了一个“囧”...
昨日,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炎陵县沔渡镇仓背村摇前弯发现一处东汉古墓和一处东周人类居住遗址。 在现场可以看到,东汉古墓的墓穴高约1.9米,长6米左右,分为前室、后室、左耳室。墓穴的周围和顶部贴有几何纹砖,而底部两侧则铺着砖头。经过一上午的清理,工作人员挖掘出了一些随葬品,包括生活用器、冥器等。据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整个墓室气势恢宏。遗憾的是,因年代久远,墓穴右侧出现部分损坏,已无法考证...
我省按照“大保护、大利用”的思路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享有“千年学府”盛誉的岳麓书院通过不断维护和充实,已成为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景点。图为7月10日,众多外地游客来到长沙岳麓书院参观。本报记者 梁向锋 摄 近日,江永县的千年古村上甘棠村重新焕发了在历史长河中沉寂之后的美丽与辉煌。省文物局、江永县政府、上甘棠村3方签订协议,上甘棠村成为我省首个文物...
10日,门头沟区棚户区改造石门营施工现场挖出古井、功德碑、记事碑等文物,初步鉴定为清代文物。 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在对石门营村一处民房进行清理时,发现地基下方有一口古井,在这口古井北面不远处发现了两个石碑和碑座。在发现的文物中,古井呈长方形,长120厘米,宽68厘米。两个碑座大小相近,高65厘米,长100厘米。记事碑上的文字记载表明,石碑立于光绪二十一年,石碑两侧的花纹呈龙纹状、细腻清秀,碑上的...
7月12日,记者从省文物部门获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考古人员在我省宜君县境内210国道沿线发现长城遗址。 据介绍,文物普查队员在对宜君县彭镇境内上世纪文物普查所记录的原陈家坬、王沟湾、偏桥墩台遗址进行重新复查时,又相继在与黄陵县境接壤的许家塬村东北至西南方向发现了距离为500米-600米的墩台遗址3处。目前共发现墩台遗址6处,城墙遗址2处。 另外,偏桥村发现一处长约150米的夯土墙,墙高...
广东肇庆文物部门九日对记者表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肇庆新发现文物多达六百一十九处,涉及四十三个种类。 肇庆市文物部门潘庆苏先生向记者介绍,在新发现的六百多处文物中,肇庆市四会市一处清末民初配套完整、保存完好的陆巷村古村落浮出水面。该村古村落现存有陆氏宗祠、衡南陆公祠、惠轩书室、陆苏九宅第、石板道、白沙码头、水井等七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点,是目前四会发现保存最完好、占地面积最大的宗祠。 潘庆...
7月7日,湟中县拦隆口镇一准大学生专程赶到西宁,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送来一个距今四五千年的陶罐,他这种保护文物的精神,受到文物专家的好评。 送文物的人叫张生魁,是湟中县端巴营村人,刚刚考上大学。7月6日17时许,他到村庄附近爬山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根腿骨,他好奇地刨开发现腿骨地方的沙土,看到一个完整的头骨和一个陶罐。他小心翼翼地拾起陶罐后,又在沙土里发现了一些珠状的东西。在此之前,张生魁就知道端巴营...
刚刚出土的陶俑,色彩鲜艳。文/图记者 呼延思正 近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我市南郊配合基建钻探发现隋墓一座。日前已结束清理工作,出土文物百余件。墓主是一位经历三朝的高官之妻。 该墓葬位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孵化集群工地,该墓坐北朝南,为带三个天井的单室土洞墓,由长斜坡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和墓室几部分组成,南北总长27.2米。墓室为单室土洞墓,平面呈方形,边长3.7~3.8米,穹窿顶已坍...
近日,隆德县文化管理所在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该县奠安乡发现400年前古城堡,城堡中至今还有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宅。 7月9日,记者在隆德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奠安乡梁堡村。古城堡隐藏在半山腰,自上朝下看,是一片平整的院落,从山下往上看,城堡又雄踞在山中固若金汤。古城堡城门朝西,有门额并写有吉祥两字。城堡东西长170米,南北宽70米,堡子里至今居住着17户居民。走进民风淳朴的堡子,有保存完...
7月2日,本报刊发《镇宁一山顶惊现“巨石阵”》一文后,镇宁自治县竹王文化研究会的相关人员于7月5日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认为,山顶的巨石是天然生成的。但考察人员却在山腰发现了一些防御工事和建筑遗迹,也由此引出了一段夜郎王后裔们1700多年前的悲壮史话。 山中考察发现石墙城门 读到本报的报道后,7月5日,镇宁自治县竹王文化研究会负责人杨文金与相关人员前往发现“...
日前,由山东大学考古实习队与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合作进行的即墨北阡文化遗址考古暂告一段落。记者采访获悉,从3月26日开始已出土文物 2000余件,包括石器、陶器和青铜器等,从中可发现6000多年前的东夷成年男人都要把门牙打掉,而下葬的时候口里要含一颗石球。 采集土样拉了5车 7月7日,记者在市考古研究所见到了所长林玉海,他说现在即墨北阡遗址的现场挖掘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但浮选土样工作还在进行...
醴陵市文物管理部门日前对文物进行普查时,在该市城南南门口发现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天符殿。据悉,这是渌水流域仅存的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晚清庙宇。 该殿位于醴陵市城南碧山岭与南门口交汇处,坐南朝北,墙体用青砖砌筑,前后两进。殿外墙经过多年的风雨蚕食,已经很难辨别,而内殿后墙上保存有完整的建造历史石碑,大殿中间八根三丈高的麻石立柱没有拼接和裂纹,屋角飞檐曲线流畅,石雕瑞兽威风凛然。 据了解,天符殿的设立...
文物修复专家对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青铜马进行脱模 文物修复专家对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青铜马进行脱模 这一青铜马高1.62米、长1.61米,于2008年11月在湖北省襄樊市一建设工地被发掘,出土时马的前半部分基本完好,后半部分已成碎片。文物修复专家考察了东汉到三国魏晋时期马的造型特征、历史资料和残件,运用一系列复杂工艺,最终将青铜马的后半部分基本修复完成。新华社发(安富斌摄)
新发现的弥勒院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文物普查队在张家口蔚县小五台山南台山顶海拔约2600多米处,发现一处明代寺院——南台弥勒院,并在该山主峰顶海拔2737米处发现一无梁阁建筑,当地人称“菩萨顶”。 据介绍,“菩萨顶”位置虽然高于弥勒院,但其规模较小,尚未达到寺院规模。南台弥勒院拥有正殿、配殿、阁房等建筑,寺院配套建设很完善,是省内发现的海拔...
全国文物普查正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全面展开,经过近三个月的艰辛调查,目前已经发现各类文物遗存点600处,取得了喜人成果。尤其是近日在蔚县一处财神庙内,发现了保存非常完整的清代《百工图》壁画。 该财神庙,坐北朝南,现存有前殿、正殿和东、西配殿,《百工图》壁画分四行四列绘制于东、西配殿的南北山墙上,每面墙绘制十六副,共有六十四副图,均以墨线相隔,右上角有榜题,内容包括首饰楼、成衣局、仁义当、生药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