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山遗址新发现解密4000年前上海

自1980年代以来最重大发现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3日宣布,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发现了良渚文化晚期人工营建的高地及贵族大墓,这是1980年代以来福泉山遗址最重大的发现。

为配合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自去年12月中旬至今年4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研究部在福泉山土墩北约300米的重古镇回龙村吴家场,以探沟形式进行勘探,共布探沟16条,实际发掘面积303.6平方米,发现了良渚文化晚期人工营建的高地及其贵族大墓。并同时发掘了一批罕见的小型随葬冥器。

埋葬于高地上的良渚晚期贵族大墓墓坑长3.9米,宽1.7米,深0.5米,葬具为独木弧形棺。墓葬中发现两具人骨个体,一具为仰身直肢葬式,随葬品绝大部分在骨架的左边。其中,重要玉器有20余件,包括璧9件、琮2件、锥形器4件、钺3件、镯或环3件。最长的锥形器为40厘米,上面刻有极其精美的神像纹,实属罕见。

被考古学家誉为“古上海的历史年表”和“中国的土建金字塔”的青浦福泉山遗址,位于上海青浦区重固镇西侧,是上海乃至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八十年代,福泉山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考古成果。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3日下午举行“福泉山遗址考古新发现特展”开幕式,对外展出发掘所获的精美文物70余件,展览为期三个月。考古专家表示,福泉山是上海早期历史的缩影,是上海进入早期文明社会的代表,此次贵族墓地的发掘,进一步论证了四千年前的上海中心,正是在青浦的福泉山。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