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宝之谜 解密何家村21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银盒是唐代金银器物中常见的种类,分上下两层,子母口衔接,可以自由开启。它用于盛装各种物品的功能,如贵重药材、化妆品等珍贵物,这件银盒出土时内有盛放金沙痕迹。 银盒的盖、底面稍隆,中部趋平。纹样全部是錾刻涂金,珍珠纹底。盒盖两层纹饰,中部是以双联珠纹夹菱形带点组...
汉铜鎏金兽纹八子镜,彭楷栋先生捐赠。 圆钮、四叶纹钮座,钮座间饰云气纹,外以宽带纹与主纹分隔。主纹饰区由八星丁间隔为八区,以星丁纹为中心,外绕盘龙纹,形成像八个小镜子环绕在镜钮四周的结构。 并在这八子间装饰羽人、青龙、白虎、朱雀、独角兽、青羊及云气纹等等不可名状的祥云瑞兽,主纹饰区外缘环绕类似折磬纹的三角折曲纹,且将以上区域部分施以鎏金,形成金碧交辉的华丽意象。 镜边缘在宽带纹中...
蒜头瓶,瓷器样式之一。造型为颈细长,溜肩,硕腹,圈足,瓶口如蒜头,故名。仿古铜器烧制,宋元时期已有所见。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盛行烧制瓶体高大的青花、五彩器物。清代的形制则趋于轻盈秀美,雍正朝有霁红釉蒜头瓶、珊瑚地粉彩花鸟纹蒜头瓶,乾隆时产有掐丝珐琅蒜头瓶等,工艺精美,风致各异,较之康熙朝茄皮紫釉螭耳蒜头瓶又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个铜鎏金掐丝珐琅贴蟠龙蒜头瓶,高40厘米,瓶底有“大...
我国的鎏金技术自战国以来就大放异彩,特别是以两汉最为普遍。其制作方法是将金与银混合熔化后,涂在铜器表面,经温烤后固着,再加以打磨即成。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时期,盛行于隋唐,一直延续至明清,跨度2000多年。作为佛教的器物,制作精美、纹饰绚丽的鎏金铜佛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
由《大河好物》与璿杨庐主办的第三届好物市集7月18日在商都艺术馆开市,本届市集展出主题为水月禅心——佛、道造像海外回流文物展,传世明清佛、道造像,海外回流精品文物及当代翡翠珍品,件件精美,为绿城添上一抹清凉与禅静。 本届市集上,当代作品与传世古器交相辉映,竞展风华。出自宫廷的清代乾隆年间千手观音像,青铜琍玛错金银与木雕彩绘分体浇铸,四十手臂各持法器,裙摆垂及脚踝,裙身散布着错金的花纹。脚下为...
这尊清康熙绿度母(见图),高61厘米,为单体浇铸,黄铜鎏金。度母面相如年轻女子,戴五叶冠,冠叶分离较开,为花瓣形。耳珰大且长,垂落肩部。耳珰上部为圆环,圆环下端缀璎珞为饰。额部饱满浑圆,有明显的弧度,颊颐丰满,鼻梁挺直,双目微睁,肃穆含笑,清丽俊秀之气盎然。葫芦形发髻,饰髻宝,长发披落双肩背后,丝丝精细。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施三宝严印持优钵罗花。花朵开敷肩头,枝叶繁密。上身披条帛,从双肩绕双臂垂落身...
转经轮,藏语称作“玛尼阔洛”,主要以经轮的内外绘制、书写有简称“玛尼”(Mani 六字真言)的咒文而得名。其最主要的结构为以一个内置有咒轮的金属圆筒,中间再贯穿一根转轴,使圆筒连带内部的咒轮能流畅地转动。转经轮即以清净恶业、积聚功德著称。 转经桶的形制分有多种,有设置在寺院或重要圣地内的转经堂中,高达一层楼群高的巨型转经轮;有镶嵌在寺院外墙中的中、大型转经轮;有一般民众日常使用的小型转经轮。...
鎏金铜蚕 1995年,怀抱孙女的谭福全 谭福全的妻子付远香介绍当年发现『鎏金铜蚕』的地方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到见证古丝绸之路历史的“鎏金铜蚕”。这段时间,“鎏金铜蚕”已迅速成为“陕西网红”。日前,华商报记者深入石泉县采访了解鎏金铜蚕出土的故事。 谭福全带领子女淘金 发现“鎏金铜蚕” ...
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南昌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文物日前首次走出国门,参加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帝国时代:中国古代秦汉文明特展》。 《帝国时代:中国古代秦汉文明特展》将开放至7月16日,共展出来自中国32家博物馆的160余件(组)古代艺术珍品。其中来自海昏侯墓的文物共9件,包括3枚马蹄金及一组6件鎏金的青铜钮钟,文物级别均为“推荐一级”,保单总价值达900万美元。 ...
鎏金边花形银盏。焦洋摄 游客在黑龙江省博物馆观看鎏金边花形银盏展品。焦洋摄 黑龙江省博物馆“每月一星”展出鎏金边花形银盏。焦洋摄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并宣传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以博物馆优美的展示环境和良好的艺术氛围为依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一件件珍贵的馆藏精品,3月1日,《“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八十九—...
厦门市博物馆收藏的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见图),出土于唐陈元通夫人汪氏墓。银碗内壁锤揲出两相嬉戏的摩羯图案,两摩羯首尾相接,呈逆时针单线流动。其外还有连珠纹、条带状卷草纹以及条带状缠枝纹等纹样。器物纹饰、制作技艺及文物来源都显示着彼时国内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与昌盛,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银碗上的摩羯形象与摩羯星座羊头鱼身的造型差异很大。羊头鱼身的摩羯是古希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中黄...
高74厘米,庄严优雅,工艺精湛,嵌饰华贵,且体量巨大,艺术性尤为震撼,刻款“大明宣德年施”,是为宣德宫廷造像中极为罕见的作品。菩萨一面二臂,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施三宝严印持优钵罗花,右舒游戏坐于双层仰覆莲台之上。在北京保利2016春拍会上获价4830万元。
发簪,是古代妇女发型中最基本的固定和装饰工具。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它是一个很古老的名词了,但当我在看古装剧时,却被后宫娘娘们头上那些五颜六色的头饰所吸引,被发簪点缀出的精致效果所折服。每枚发簪都精美绝伦、色彩艳丽,让人如痴如醉。 古代女子15岁成年,都要行“及笄之礼”,即把头发盘起来,用一根簪子(古称“笄”)固定。唐宋时期及以后各代,是发簪流行的盛世。中国少数民族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历...
明铜鎏金善财童子立像 华严经中记载;善财为文殊菩萨曾住过的福城中长者五百童子之一。出生时家中自然涌现许多珍奇财宝,因而取名为‘善财’,民间俗称善财童子。当时文殊菩萨住在福城,善财童子前往请教如何修持菩萨道,在文殊菩萨指示下,善财童子开始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历经千辛万苦,最后遇到普贤菩萨,终得证佛法。创造了佛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佳话。 善财童子形象大都与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有关,通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