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千姿百态的各类人物造像家族中,它们大都是专门用来祭拜和观赏的陈设品。其材质丰富,式样繁多;在艺术形式表现上有文化的、宗教的、名人的……各种题材不胜枚举;在创意和雕工上可以说都汇聚了当时的艺术精华,系统工艺的碰撞,从古至今一直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各类铜铸人物造像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风格特色,它们不仅仅是历史与艺术的凝聚,也是古代工匠高超制作技艺的体现,从而创造出大量生动奇巧、精美绝伦的不...
黄财宝天王配八大马王是藏传佛教最为喜爱的财神题材。此尊头戴五叶宝冠,面相方圆,宽额方颐,眉头微蹙,双目圆睁,炯炯有神,神态威武。左手捉吐宝鼠,象征消除贫困,增广财源。造型优美,做工讲究,富丽堂皇。手法写实,工艺精湛,为难得一见的清康熙风格财宝天王像。在北京匡时十周年春拍会上获价25.3万元。
清乾隆铜鎏金吐宝神鼬 自去年年底马未都给博物馆中的猫们搭建办公室并颁发“猫馆长”证书后,观复博物馆在“萌”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并于日前举办了“相看两不厌——历代萌宠展”。目前国内的博物馆中还没有出现过这样主题的展览,观复博物馆此展可以说是首创。文物是人类精神思想的载体,不同时代的文物都表现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和审美特征。本次展览展出了观复博物馆藏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时期的200余件以动物为造...
绍定(1228—1233)是南宋皇帝宋理宗的第二个年号。赵昀(1205—1264),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原名赵与莒,后赐名赵贵诚。嘉定十七年(1224)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嘉定十七年(1224)宋宁宗病逝,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是为宋理宗。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而是尊崇理学,纵情声色,直到绍定六年(1233)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
此尊佛像高约49厘米,重约2000克,乃是用垂斩工艺全手工打制而成,即先用银板打制出佛像身体的五大部分,再用勾状螺丝将其连接成一个整体。 纵观佛像,菩萨面相端庄,神态自若。直鼻,细眉,双目微睁,两颊丰润。头戴莲花冠,冠顶置一方塔。上身袒裸,腰肢纤细,下蔽长裙,赤足,立于莲瓣纹的底座上。头部饰有缨络,缨络长垂及腹,其上镶嵌珍珠。肩披一条长带,两端自然垂至足下,犹如细纱,线条流畅。右臂抬至胸...
唐朝鼎盛,丝路畅通,经济繁荣,外交频繁,东西文化贯通,能工巧匠汲取中亚粟特、西亚萨珊金银制造技术、器物形制、融会传统纹样、装饰风格为一体,致使传统民族特色的金银器制作工艺达到巅峰。以内蒙古博物馆收藏的这只鎏金摩羯纹卷曲式带足银盘(图1)为例:银盘高2厘米,直径47.8厘米;圆唇,折宽沿,平底,盘底中心锤揲摩羯戏珠纹,外围錾刻六组花卉,折沿锤揲葡萄、牵牛花六组纹样,纹饰皆鎏金。此器制作精工极致,锤揲...
四尊佛雕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通讯员 王华材/摄 皇岗海关查获4尊精美铜鎏金佛雕 经专业鉴定均为15世纪-17世纪的文物,携带人称在美拍卖购得 记者昨日从皇岗海关获悉,该海关2月29日在皇岗口岸旅检小车道查获4尊精美的铜鎏金佛雕。3月7日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这4尊佛雕均为15世纪-17世纪的文物。 2月29日,一辆两地牌7座商务车从皇岗口岸旅检入境小车道入境,没有向海关作任何申报。这辆...
明代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高35公分,带木座,系典型的汉地佛造像形式:头部较大,宽额丰颐,面容沉静,神态安逸。顶饰螺发,肉髻饰于螺发前部。结跏趺坐,身躯健壮。左手作触地印,意为降伏群魔,右手结禅定印。身着通肩式袈裟,边缘錾刻精美的纹饰。给人雄浑庄严之感。 该佛像用料为黄铜,脸、胸、手和足均鎏金。鎏金呈橘黄色,闪闪发光。铜壁厚,上手分量重。仔细观察,在佛像的脸、衣服等部位能看到细小的长方形“补丁”。...
太平天国鎏金龙凤纹超号大花钱,直径33.5厘米,厚0.8厘米,重2170克。20世纪50年代,湖南省文管会从株洲废铜交接站仓库选购拨交湖南省博物馆入藏。 太平天国鎏金龙凤纹钱,正面边沿为二龙戏珠,当中为“太平天国”四字;背面边沿为八宝纹饰,正中直书“圣宝”二字,两旁配以双凤。它是非流通的纪念钱或礼钱,也这枚钱币是中国铸造的最大钱币,遗憾的是该钱币现已残缺不全,仅余一半,面文只见“太”、“天”二字...
很多人对西夏的印象来自于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书中的西夏是一个称霸西北的大国,李秋水遁走西夏当上了王妃,慕容复、段誉等人也曾前往西夏应选驸马。 和武侠小说相比,更靠谱的当然是考古发现,真实的西夏还得去博物馆里找。 杭州博物馆新展《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西夏精品文物展》,集中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发掘的西夏文物精品96件(套),从文字、工艺、佛教、建筑等方面,展示了西夏灿烂...
图中所示这件器物是清代风格的纯铜24K鎏金蝉形镇纸。此器器型古拙,色泽明丽,金光闪闪,做工精良。蝉好似盛夏天爬在树干上引吭高歌,针刺般的尖嘴正在吸取树汁,翅膀上纵横交错的纹理清晰可见,将蝉镌琢得如此栩栩如生。 镇纸是文人写字作画时用来按压纸张、绢等的文房用具,有铜、玉、石、瓷、木、竹等多种材质。早期镇纸大多用铜或玉制成,以牛、马、兔、鹿等形象为主。明清以来的镇纸可能是因为实用的缘故,以长方形的居...
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里谈到古代鎏金技术时,就会以“鎏金铜牛”作为配图和解说对象。“鎏金铜牛”是何物?只要你稍作探究,便知它是“西夏第一牛”,此牛是宁夏博物馆的 “镇馆之宝”。如今,这头金牛千里迢迢来到杭州,将与杭州市民进行短暂的亲密接触。寒假已至,杭城的各大历史、文化、艺术展览开始密集上演,孩子们不妨趁着这个假期,去各大博物馆进行一次文化之旅,看看教课书上的那些有意思的瞬间。 不用来回几千里 便可...
图为展出的南宋“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的鎏金腰带。 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图为越窑青瓷双龙罂。 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1月5日消息,近日,《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区文物精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海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七省区联合展出250件(套)文物。本次展出的文物包括瓷器、丝绸、陶器、金银器等,展现从远古到秦汉时期、两晋到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海上...
青海藏家何云先生四五年前有幸收藏到两尊珍贵的明代藏传佛教造像。 鎏金泛红,精美绝伦 “用铜铸造,表面鎏金、可移动的佛造像,被称为‘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最开始出现在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而鎏金工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技术,发明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了。鎏金是把金子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铜器的表面,再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子就附着在铜像表面不脱落。”何云一边介绍,一边打开放在屋子一...
2013年,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被专家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这一发现轰动全国乃至世界。昨天,隋炀帝墓出土的四件鎏金铜铺首首次走出国门,在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成立十周年的特别展上,代表中国文物,呈现泱泱大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件鎏金铜铺首佐证墓主身份 虽然隋炀帝墓被网友封为“史上最寒酸帝王墓”,但其出土的墓志、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近200件(套)文物中,依旧不乏重量级珍贵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