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国的鎏金技术自战国以来就大放异彩,特别是以两汉最为普遍。其制作方法是将金与银混合熔化后,涂在铜器表面,经温烤后固着,再加以打磨即成。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时期,盛行于隋唐,一直延续至明清,跨度2000多年。作为佛教的器物,制作精美、纹饰绚丽的鎏金铜佛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
汉铜鎏金兽纹八子镜,彭楷栋先生捐赠。 圆钮、四叶纹钮座,钮座间饰云气纹,外以宽带纹与主纹分隔。主纹饰区由八星丁间隔为八区,以星丁纹为中心,外绕盘龙纹,形成像八个小镜子环绕在镜钮四周的结构。 并在这八子间装饰羽人、青龙、白虎、朱雀、独角兽、青羊及云气纹等等不可名状的祥云瑞兽,主纹饰区外缘环绕类似折磬纹的三角折曲纹,且将以上区域部分施以鎏金,形成金碧交辉的华丽意象。 镜边缘在宽...
精美的佛像让不少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究其原因,收藏佛像很多人首先是有信仰需求,然后才是投资保值的目的,在家中供奉一尊上品佛像更彰显身份。 清代铜鎏金绿度母像 相对于明代佛像的朴拙,清代造像大多做工精美,花纹繁复,颇有盛世之风。 这尊清代铜鎏金绿度母像高16.2厘米,宽9.3厘米。该造像半跏趺坐(bàn jiā fū zuò佛教术语,坐法之一)于莲座上,左腿横盘,右腿撇出,轻...
太平天国鎏金龙凤纹超号大花钱,直径33.5厘米,厚0.8厘米,重2170克。20世纪50年代,湖南省文管会从株洲废铜交接站仓库选购拨交湖南省博物馆入藏。 太平天国鎏金龙凤纹钱,正面边沿为二龙戏珠,当中为“太平天国”四字;背面边沿为八宝纹饰,正中直书“圣宝”二字,两旁配以双凤。它是非流通的纪念钱或礼钱,也这枚钱币是中国铸造的最大钱币,遗憾的是该钱币现已残缺不全,仅余一半,面文只见“太”、...
1988年秋,靖远县北滩乡一农舍房基下出土一鎏金银盘。盘直径31厘米,高4.4厘米,重3180克。盘底有一矮圈足,直径11厘米,高0.9厘米。盘面表层附有黑灰色锈,底部如新,盘口经卷折锤打和旋磨,做成厚而扁的唇边。 整个盘面从边唇向里可分为三层。外层宽8.6厘米,纹饰主体为葡萄卷草纹,与葡萄藤叶、须、花蕾、果实相间,在纹饰间隐藏有鹦鹉、蜥蜴、夜莺、蜜蜂、蜗牛、蛇以及昆虫等29个小动物。 ...
唐代流传迄今的璧画、彩陶器、金银器与首饰等真品,数量极稀。除了考古家发掘的出土文物外,能在坊间保存者更如凤毛麟角。如附图的灵芝凤纹发饰,乃唐代所制的青铜鎏金精品,造型及纹饰富时代风格,这种古饰物留存至今而仍无大缺损者可能独一无二,难有雷同。双凤分立两旁,中为大火珠,下方浮雕纹;从中可见那时的高超鎏金工艺,影响宋、元、明、清各朝的饰物。 唐代时男女皆用簪(男用簪系冠使之不堕,女用簪插发髻使之不散...
哥釉青花瓷套鎏金铜塑盖罐烛台组合,盖罐腹部铜塑4个人物弹奏乐器,盖子上铜塑以为美丽的天使。两个烛台一边可点放5个蜡烛。综合中西式浪漫情节,可以装满你的欲望、梦想、人生经验与高雅品位。无论是造型还是搭配上都有着它独特之处,能在瞬间抓住你的眼球,摆在家中,既增加了文化情趣,又给居室增添了一份温馨! 哥釉青花又称“碎纹素地青花”、“纹片釉青花”,集纹片釉与青花工艺为一体的瓷彩。明宣德时期御器厂仿烧...
或是皇帝炼丹之器物 提梁银罐的用途比较广泛,主要用作饮食器,如盛水、盛酒等。关于这件银罐的具体用途,目前看法还不太统一。从其盖内墨书“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 看,此器当为盛放炼丹药物的器具,因为紫英和白英是“壮元气”、“补不足”、“久服轻身延年”的药物,并均为炼制丹药不可缺少的原料。据文献记载,唐代统治者尊崇道教,迷信道教丹药,认为服食丹药可致长生不老。考之史载,唐代上自太宗,下迄僖宗,几...
汉铜鎏金兽纹八子镜,彭楷栋先生捐赠。 圆钮、四叶纹钮座,钮座间饰云气纹,外以宽带纹与主纹分隔。主纹饰区由八星丁间隔为八区,以星丁纹为中心,外绕盘龙纹,形成像八个小镜子环绕在镜钮四周的结构。 并在这八子间装饰羽人、青龙、白虎、朱雀、独角兽、青羊及云气纹等等不可名状的祥云瑞兽,主纹饰区外缘环绕类似折磬纹的三角折曲纹,且将以上区域部分施以鎏金,形成金碧交辉的华丽意象。 镜边缘在宽带纹中嵌入铭文带。...
或是皇帝炼丹之器物 提梁银罐的用途比较广泛,主要用作饮食器,如盛水、盛酒等。关于这件银罐的具体用途,目前看法还不太统一。从其盖内墨书“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 看,此器当为盛放炼丹药物的器具,因为紫英和白英是“壮元气”、“补不足”、“久服轻身延年”的药物,并均为炼制丹药不可缺少的原料。据文献记载,唐代统治者尊崇道教,迷信道教丹药,认为服食丹药可致长生不老。考之史载,唐代上自太宗,下迄僖...
牛对于草原游牧民族而言,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牛可以供奶和肉,皮可以制衣和甲,可以拉车拖物。契丹作为草原松漠之间的民族,更是把牛作为民族繁衍的重要资源。白马、青牛孕育了契丹民族。 笔者收藏有一块契丹文“太保”牛头鎏金符牌,长8.7cm,宽5.7cm,厚0.3cm,牛头高3.5cm,牛头后0.7cm,重159.8g。牌边缘0.4cm,牛头下契丹小字,汉语意为“太保”。此为持牌人的官职,为一官职...
银盘在制作上采用了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中常用的两种制作方法,即捶揲法和鎏金法。银盘为双桃相连形,在两桃盘底各捶揲出一只行走的狐狸,其中一只狐狸回首俯视,另一只狐狸回首仰视,两只狐狸均呈现出机警的神态。狐狸的颈部及腹股出錾刻细纹,通体鎏金。银盘造型优美,做工精细。这种动物图案是用模具冲出来的,图案高于盘底,因而具有浮雕效果。这件器物从造型到纹饰深受波斯萨珊艺术风格的影响。 在唐代狐狸同龙、凤、...
鎏金铜蚕,全身首尾共计九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 鎏金铜蚕出土于石泉县。据《石泉县志》记载,此地古代养蚕业就很兴盛。由于当时养蚕之风盛行,加之鎏金工艺的发展,因而,有条件以鎏金蚕作纪念品或殉葬品。汉代的养蚕缫丝业达到高峰。大的作坊,均为官府经营,织工多达数千人,丝织品颜色鲜艳,花纹多样,做工极为精致。西汉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能途径西亚行销...
国宝级文物,1981年出土于陕西兴平茂陵一座陪葬墓。这件熏炉为青铜质地,通体鎏金鎏银。熏炉的底座上透雕着两条蟠龙,两条龙昂首张口咬住竹柄。竹节形的柄分为五节,节上还刻着竹叶,柄的上端有三条蟠龙将熏炉托起。熏炉为博山形,炉体下部雕饰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金龙,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线条流畅,造型奇妙。整件熏炉被分为三个装饰区域,共有九条龙装点其间。“九”在我国古代象征最高...
银碗口沿下内束,折成略有弧状的斜壁。圜底,外腹壁捶出十朵如意云头,器底焊接附加鎏金圆饰片。圆片内以鱼子纹为底,中心模冲出两只相对的瑞狮,双口衔折纸,脚下亦装饰一株折枝花,边缘为一圈绳索纹,绳索纹外加饰一周向内翻卷的波浪纹,纹饰均鎏金。 唐王朝的繁荣与开放,是唐朝的文化呈现出缤纷的多元化风格,表现在手工业制作上则是除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工艺和装饰风格外,还有许多从西域传入的外来文化元素。尤其是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