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万丰小吃城局部外貌 8月18日,对于中华民族小吃事业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位于北京万丰路上的中华万丰小吃城以自己营业面积最大而获得了中国世界纪录。当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会长、中华万丰小吃董事长侯嘉从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中国全聚德集团董事长姜俊贤手中接过荣誉证书,感慨万千:为中华小吃努力十几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终于逐渐被人们认知。 大城小吃 提到小吃,人们总会想到遍布城市胡同中那...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老照片最上方出现“支那”字样。本报记者 王苡萱 摄 近日有市民发现,位于海淀区北太平庄路的老上海城隍庙小吃店内出现一幅装饰画,画中的“支那”字样被指有侮辱国人之嫌。该店值班领导称,画面反映老上海风貌,是为了让顾客记住日本侵华的历史,不忘国耻。 记者7月28日来到老上海城隍庙小吃北太平庄店发现,店内有多幅老上海旧照片,在小吃店的一角,记者看到了刘先生所指的装饰画。该画宽1米多、高约两米,画中有白...
新竹贡丸、基隆甜不辣、台南棺材饭……想要品尝地道台湾小吃的京城人,如今不用发愁没地方去了。 位于北京石景山区国际雕塑公园西南的台湾街,长约500米,由12栋独立建筑组成,设十大主题馆、一条街中街、一座艺术馆。其中,位于地下一层的“宝岛夜市”集结了数百种台湾风味小吃、40多个摊位。这是大陆首家集台湾民俗文化和台湾特色小吃为一体的台湾夜市,前不久才开业,现在门庭若市。 百种小吃 满足食客味蕾 夜...
中新网7月26日宜宾电(徐伟、李小燕)7月26日,记者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政府了解到,蜚声国内的宜宾燃面日前已被正式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宜宾燃面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是宜宾传统的名小吃。它选用本地优质面条为主料,以宜宾芽菜、小磨麻油等辅料,因其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 宜宾中心城区有面馆上百家,宜宾人有早餐吃燃面等面食的习惯。1997年12...
SOHU资料图片 “炒肝里面怎么全都是肠,没有多少肝?”由于不满意炒肝中肝比肠少,一位慕名到老字号吃饭的外地游客和餐馆发生了争执。近日,有好事网友将一则在京城老字号发生的趣闻发到网上论坛。外地游客非要求店方给换一碗肝多的炒肝,而餐馆坚持不给换,双方如此“坚持”,让上万网友哭笑不得。 发帖人称,当时自己正在天通苑的庆丰包子铺吃早点,“一个外地的中年大姐点了一份炒肝,端上来以后,一看里面有很多大肠...
整修一新的北京前门大街。 遇到租金难题的几家前门老字号小吃仍未能顺利迁入鲜鱼口民俗餐饮街。记者昨日获悉,北京市商务委上周紧急约见了爆肚冯、锅贴王和奶酪魏等几家在迁址环节中遇到资金难题的老字号小吃传人,并听取了目前的经营困难和将来的发展构想。市商务委方面表示,将尽力同银行方面协调,对老字号的资金难题给予尽可能的解决。 主管部门介入迁址难题 “尽管北京市商务委流通发展处的几位领导主动约见我们并倾...
中国烹饪协会的专家将甘肃省兰州市命名为"中国牛肉面之乡" 记者7月2日从兰州市政府获悉,中国烹饪协会的专家将甘肃省兰州市命名为“中国牛肉面之乡”,旨在将这一民族餐饮的名牌发扬光大。 兰州市商务局局长司德成说,兰州牛肉面已经成为全国知名面食,目前遍布全国各地的有近5万家兰州牛肉面馆,年营业额近200亿元,解决就业50余万人。兰州牛肉拉面已经从一个地方小...
天安门向南不远处,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区前门大街。2008年8月,改造后的前门大街重张开业。2009年10月,一批带有浓郁京味特色的老字号小吃入驻前门。然而时隔半年多,小肠陈、爆肚冯、年糕钱……这批当时在人们热切期待中隆重开张的小吃如今正慢慢销声匿迹,撤离前门。 与前门大街有着深厚渊源的这些小吃店,为什么会黯然撤出呢?日前,记者来到前门大街进行了采访。 整修后的现...
中国烹饪协会的专家将甘肃省兰州市命名为"中国牛肉面之乡" 记者7月2日从兰州市政府获悉,中国烹饪协会的专家将甘肃省兰州市命名为"中国牛肉面之乡",旨在将这一民族餐饮的名牌发扬光大。 兰州市商务局局长司德成说,兰州牛肉面已经成为全国知名面食,目前遍布全国各地的有近5万家兰州牛肉面馆,年营业额近200亿元,解决就业50余万人。兰州牛肉拉面已经从一个地方小吃变成一个全国性的速食面品牌。 近年来,牛...
据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透露,广州将力争在五年内有10种名小吃的制作技艺能被认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日,艇仔粥、布拉肠粉等10种广州街头寻常小吃也将纳入到广州名小吃“申遗”工程中去,成为广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名录之一。 沙河粉 沙河粉用米浆蒸成薄粉皮、再切成带状而成。盛行于广东、广西、海南,正宗山水沙河粉的原产地就是在沙河镇,故名。因它是用白云山上的九龙泉水泡制的,所产的粉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