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头戴朝冠、胸配朝珠、脚踏花盆底,维吾尔族学生热孜牙和同学们一起开心地体验了清宫娘娘摆驾回宫的风姿仪态……12月23日,汉铁高中新疆班的300多名学生走进武汉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丰富厚重的展品,专业详细的讲解,生动有趣的体验让新疆学生们了解武汉这个第二故乡3500年的历史变迁和中华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 沈阳故宫是清入关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帝王兴建和使用的“盛京皇宫”,1644年清迁都北京...
图1 图2 汉代铜镜以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被人们誉为空前绝后的艺术珍宝。 汉代铜镜丰满奇异,气势雄伟。其装饰图案式样十分丰富,天上人间、神人世界、奇禽异兽,五彩缤纷,折射出了汉代能工巧匠艺术创作的独到匠心,展现了战国以来铜镜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在琳琅满目的汉代铜镜中,有一种非常精美的多乳禽兽纹铜镜。这种铜镜以等距离的乳钉纹分割主纹饰区,在每个区域中分别装饰禽...
12月22日,“不忘创业初心 接力改革伟业——安庆武汉书画联展”在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开幕。 联展共展出安庆、武汉两地书画家作品64幅,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让广大市民能真切地从书画中感受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巨变。 两地书画家真诚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互相学习,共同探索,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佳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贡献。 ...
图一 “孔子衣镜”镜框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木质髹漆彩绘“孔子衣镜”的镜框上部绘有两个正坐的人物形象,面向观者席地而坐,头向内侧倾斜,略呈对视状,两者之间有一只朱色的衔珠凤鸟(图一、二)。根据《衣镜赋》文字可知两者的身份为西王母和东王公。 图二 镜框上部彩绘图案 学界普遍认为,西王母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东王公的形象是在东汉时期为了和西王母对应而创造出来的。孔子衣...
汉代双耳陶鼎赵冰摄 近日,安徽界首市热心市民殷俊民向该市博物馆上交了一批文物,共计19件。 汉代鐎斗 赵冰 摄 这批文物分别为汉代鐎(jiāo)斗一件,汉代双耳带盖陶鼎一件,唐代白釉绿彩高颈执壶一件以及不同朝代铜币15枚等,共计19件。文物整体保存基本完好,但也有令人惋惜的损毁之处,如鐎斗执手断裂遗失,陶鼎缺失一足,执壶执手断裂等。 唐代白釉绿彩执壶...
中山舰舰体 本文配图均由中山舰博物馆提供 中山舰缆绳发射器 中山舰上使用的电取暖器 在中国近代史上,湖北武汉是一个重要的存在。晚清重臣张之洞在此创办汉阳兵工厂,推翻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首义于此。1938年武汉会战(又名“武汉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走向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转折点。在这次会战期间,一代名舰中山舰被日军炸沉于长江金口水域,携...
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排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 瓦当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别看瓦当小,可它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记录历史和艺术发展变化的珍贵资料。瓦当上的图案、纹饰和文字,让我们在今天可以有效了解古人的生活,还有许多史书中记录或不曾记录的建筑,也是通过各地出土的瓦当,才...
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间又过去了两年。放眼望去,满山的麦子早已收割完,只留下整齐的麦茬。空气是冷飕飕,天空也是阴沉沉的。几天前的一场暴雨,让道路泥泞难行。 这里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石城子遗址所在地,因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发掘,再次引起我们的关注。 新发现的陶窑址。记者 王瑟/摄 光明图片 当汽车翻过一道梁,考古发掘工地映入眼帘时,一个巨大的缺口呈现在...
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展出非遗汉绣团队原画作品。武汉工商学院供图 日前,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非遗汉绣团队的原创作品将武汉风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相结合,以艺术屏风的形式呈现,受到了市场欢迎。 本次项目是由该校指导老师和16名学生团队组成工作室,为期一年完成。将装饰图案课程与汉绣图案开发相结合,提供具有武汉特色的原创装饰图案,开发汉绣文创产品定向主题图案。 目前,非...
12月3日至4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文化局和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承办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八届联席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36个挂牌单位和67个立项单位共103家单位的代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及媒体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此次论坛的主题是“L&P&A_生活@公园@考古”,是历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
灵岩寺,坐落于泰山西北麓方山下,是佛教4大名刹之一,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建于东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历代帝王、名人贤士多在此颂咏题刻。唐李吉甫誉为“域内四绝”,明代王世贞也发出了“游泰山而不游灵岩不成游也”的感叹。如今,历尽沧桑的灵岩寺,其传说故事已成为济南非遗,当地的山川风物、名胜古迹依旧令人称绝。 11月1日至10...
在成都博物馆的《双城记》展览上,一走进展厅,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岩石,上面整齐划一的铜钱模样的凹槽清晰可见。原来,这是西汉半两石钱范,汉代铸币的模具,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印钞机或铸币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在夜郎、滇等地设立的郡县,派遣将军常頞率军筑路,这条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尺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五尺道自秦以来就是滇川的必经要冲,北起宜宾、南至曲靖,途经盐津、大关、昭...
在成都博物馆新展“双城记”上,一走进展厅,显眼的展柜里摆放着一个硕大的青铜器,乍一看,像极了一口火锅。看了展签上的文字介绍才知道,这件东汉建初四年朱提造作双鱼铜洗,是古代盥洗用的青铜器,还是个国家一级文物。 汉代贵族流行用铜洗 古人对洗手的细节非常讲究,先秦时期,贵族洗手称为“沃盥”。古人洗手极具仪式感,至少需要两人服侍,一人缓缓浇水,一人手持铜洗接水,主人在中间洗手。 铜洗最早...
21日晚,数百名德国观众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走进柏林海军上将剧场,观赏了一场由武汉汉剧院带来的中国传统戏剧汉剧演出,感受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与魅力。 汉剧有着400多年的历史,为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晏晓毅院长介绍,武汉汉剧院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及全国地方戏曲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此次演出就是把原生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展现给德国观众。 当晚的节目选取了极具观赏性的折子...
近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公布最新科技考古成果,在山西境内也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首次发现汉代简牍文物,同时出土的还有成套的漆奁盒与铜镜、琴瑟乐器组合、漆案、漆盘、漆耳杯、铜印、玉印、串珠等珍贵文物。 据悉,2013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太原东山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古墓群,并推测其主墓可能属于西汉代王及王后。今年暑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参与了该墓地祔葬墓M6的实验室考古工作,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