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开幕式21日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百余件被誉为“世界美术活化石”的古代岩画和边塞文化重要见证的居延汉简亮相。 展览共展出岩画实物29件,雕塑6件、拓片39件、汉简106枚。岩画内容有人物、动物、符号及狩猎、祭祀、舞蹈等,简牍则是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出土的居延汉简。 阿拉善地区岩画分布较广,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均有分布,有阴山岩画、贺兰山岩画...
新发现的剑齿象化石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供图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14日宣布,该局日前组织中外专家对陕西汉中天坑群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剑齿象化石。此次发现的剑齿象化石是继20世纪80年代在汉中盆地初次发现剑齿象化石之后,再次发现此类化石,也是首次在汉中天坑群溶洞中发现剑齿象化石。 据介绍,该项目组的科学家从天坑下降近百米到达地下河峡谷底部,进入峡谷另一侧支洞,他们沿着狭长的洞道...
图为墓葬出土的陶器。 钟欣 摄 15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通过近期对成都市成华区槐荫路发现的遗迹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学家初步发现4座东汉早中期的券顶砖室墓。 据悉,4座汉墓中有3座保存较差,1座保存较好,墓葬墓向均朝西,呈一致平行排列。其中保存较好的汉墓M3总长约14米,墓室长约6.8米,甬道长约0.7米,墓道长约6.5米,其券顶、甬道、墓门及墓道较为完整,但墓门处有一盗洞。 ...
11月1日,塞尔维亚总统夫人塔玛拉一行参观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省外办有关人员陪同,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院长李举纲在帝陵广场迎接。 总统夫人先后参观了地下遗址博物馆和南门阙遗址保护展示厅。在帝陵封土前,社教部主任程艳妮详细介绍了阳陵的整体布局和汉代的丧葬习俗,当得知面前的“小山”就是汉景帝帝陵时,塔玛拉面露惊讶的表情,连说“难以置信”。在地下馆遗址大厅,塔玛拉戴上眼镜饶有兴趣地观看遗址,当得知脚下内...
近日,成都市政相关单位在成华区槐荫路修建道路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片汉代墓群,保存完好。经考证,墓群年代可追溯至东汉早期,根据墓地的排列顺序和出图文物判断,极可能是地方豪强家族墓地。 就此,埋藏地下许久的砖室墓,在历经约2000年风雨后,慢慢浮现在世人面前。 随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经过初步勘探,共发现4座东汉早中期的券顶砖室墓,从北到南,依次排列,时间跨度接近10...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15日公布,该单位于今年10月在成都市成华区发掘了4座东汉早中期墓,其中一座发现随葬“摇钱树”。 据现场考古发掘领队唐彬介绍,为配合成华区在沙河东岸槐荫路修建市政道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10月13号开始对道路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初步勘探发掘,共发现4座东汉早中期的券顶砖室墓,3座保存较差,1座保存较好。4座墓葬年代从早到晚,方向一致,呈平行排列,由此可判断...
11月9日,《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学术座谈暨项目总结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档案楼会议室召开,蒐集了2000多种稀见文献的800册文库图书在会场展出,标志着该重大文化项目取得了圆满成果。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自2007年启动以来,已经持续了十余年。该项目是写入《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的八个项目之一,是第一批国家“十一五”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项目,也是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是响应国家“文化走出...
11月7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河南省安阳博物馆在北京联合举办“纸墨寿金石——安阳博物馆藏金石拓片展”专题展,通过34组中国古代碑刻、青铜器的拓本,展现我国从商代到唐宋汉字发展演变的历程,并介绍拓印这一中国独有的传统技艺。 金石泛指中国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等,广义上还包括简牍、甲骨、玉器、砖瓦等器物。因各种原因,作为载体的金石难以完整保存下来,拓印技术和拓本的出现则延长了金石的“...
10月30日,由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指导,徐州市文广新局、徐州博物馆主办的“2018中国·徐州汉代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召开。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燕致辞,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卢兆荫,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乃恩及国内外近百位玉器专家参加研讨交流。 徐州是两汉重要的诸侯封国,出...
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字博物馆、北京大学传统文化基金共同主办的“2018汉字创意产业国际论坛暨汉字联盟筹备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法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汉字专家、设计师、艺术家和企业家代表等参加,筹备成立汉字联盟。 本次论坛主旨为“助推汉字产业,擘划汉字未来”,论述了视觉型汉字与其他学科及产业以及文化贸易的关系。代表们分别就汉字创意观念拓展与汉字产业开发、...
考古人员10月初在洛阳发现一座西汉空心砖券大墓,年代初步判定为西汉中晚期。该墓出土的一件青铜壶里有大量液体,考古人员推测液体可能是西汉时期的美酒。 据介绍,该墓型制较为特殊,由墓道、主墓室、侧室、廊道、耳室、坠室6部分组成。工作人员已经清理出墓主人骨架一具,葬具为双棺,棺内陪葬有大量玉器。主墓室内发现大雁铜灯、铜镜、耳杯等随葬品,在北侧一耳室里发现了彩绘陶壶、铜盘、铜壶、铜炉、铜钵、铜盆等随...
尽管已经出土20多年了,但近日史学家的一次解读,竟然有了重大发现:现藏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两枚汉简,属于汉代字书《苍颉篇》。作为秦汉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小学教材,《苍颉篇》当时曾通行全国。而今却在距长安万里之遥的汉代西域城邦小国——精绝国中发现。这对研究古代中原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推广、接纳、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尼雅遗址位于昆仑山脚下今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深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19...
米芾 蜀素帖 局部 “人不仅在意识中以理智的方式,而且也以实际工作活动的方式,表现了他自己,从而在自己所创造的那个世界中观察他自己”。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这段话,深深地启迪我们在自己所创造的书法文字形态中观察其美的内在本质与外观形式。 书法美的内在本质 1、书法美的物化形态 线条是文字的媒介或元素、是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特定的物化形态。由此可见,线条是书法美...
记者1日从安徽寿县警方获悉,近日,开挖掘机的张某、李某、桑某三人在寿县瓦埠胡大桥连接线工程施工时发现一处墓葬区,不去报告有关部门,而是对多处古墓实施破坏性盗掘,导致该墓葬区主墓葬(大型汉代石椁墓)等六座汉代古墓被严重破坏。10月28日,张某、李某、桑某三人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被盗文物 寿县警方提供 10月27日深夜23时,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陶店派出所警情通报...
日前,从太原市考古所传来消息,为配合恒大悦龙台项目建设,考古工作者对该建设项目施工区域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了29座汉、明清时期墓葬,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编号为6的墓葬(以下统称M6)的考古发掘,出土了汉代时期的木质简牍。此发现在山西尚属首次,填补了山西同时期考古的空白,同时也将极大地丰富了秦汉研究的考古学资料。 该墓地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郝庄街道办店坡社区西侧700余米,西临东中环路、北临西太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