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场大雨后,南阳府衙博物馆地面塌陷,惊现汉代遗迹,出土大量铸钱模具、铜钱。 钱范残块 遗迹全貌 左侧墙壁布满钱范残块 部分出土物 出土铜钱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可以让久旱的大地得到滋润,可以让干枯的河流重焕生机。不过,谁也想不到,一场大雨还能浇出一个古代遗迹。最近,关于这个古代遗迹,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
图为磨花玻璃碗 “磨花玻璃碗经检测为古波斯萨珊王朝产品,该结果佐证了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中继港。”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所长梁岩华昨天透露,永嘉瓯北丁山汉六朝墓群出土的文物经过进一步考证,已确定玻璃碗来源于古波斯萨珊王朝。 玻璃碗来自1600年前古波斯萨珊王朝 墓主应该是永宁长或郡守一类人物 永嘉瓯北丁山汉六朝墓群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磨花玻璃碗,束颈,球...
1月7日,2018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十大发现揭晓,温州市永嘉县瓯北丁山汉六朝墓群入选。 去年5月,温州特大桥施工现场瓯北礁下村丁山附近发现一处古墓群,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经过5个月的抢救性考古挖掘,共发掘清理出68座墓葬,其中汉六朝墓葬59座。本次挖掘出土器物丰富,出土文物共计200多件,其中玻璃碗、铜弩机、石砚、青瓷魁、画像砖均是温州首次发现。出土的磨花玻璃碗为波斯萨珊王朝产品...
记者9日从广西贵港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考古勘探近日有新发现,在中心城区中山路铁路桥旁占地40多亩的地块中,发现了从西汉至明清时期的古墓葬100余座,在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古墓中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等30多件文物。 自2018年10月起,为配合相关项目工程建设,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在前述地块进行考古勘探。 在考古勘探现场,一座因暴露较为严重而进行抢救性发掘的东汉土坑墓中,发现了大量陶器...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传播推广交流项目“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作品展”全省巡展首展启动开幕仪式8日在太原美术馆举行,展示了从东汉年间到近代的碑拓作品。 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展,主要展示部分帝王、文人墨客等的碑刻书法艺术的拓片作品。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展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东汉到唐朝的碑拓作品;第二部分为北宋到明代的碑拓作品;第三部分为清朝到近代的碑拓作品。 其中有帝王的碑刻和著名的《晋...
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广东省文联等出品的广东汉剧戏曲电影《蝴蝶梦》日前开机。这是继《白门柳》后,广东汉剧这项国家级“非遗”在新时期再一次被搬上银幕。 据出品方介绍,广东汉剧《蝴蝶梦》主要讲述庄周试妻的故事,由于不拘泥于人物褒贬、突出对人性和人生哲理的开掘,1997年在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上一举囊括7项大奖,领衔主演李仙花更凭借此剧在2000年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 广东汉剧旧称...
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作品展8日在太原美术馆开展。山西工美提供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传播推广交流项目“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作品展”全省巡展首展启动开幕仪式8日在太原美术馆举行,展示了从东汉年间到近代的碑拓作品。 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展,主要展示部分帝王、文人墨客等的碑刻书法艺术的拓片作品。 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展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东汉到唐朝的碑拓作品;第二部分为北宋到明代的...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展出的宫殿复原模型。 1月1日,湖北省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开始试运行,试运行阶段实行团体预约模式,暂不开放个体参观。 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遗址,自1954年发现以来,先后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年代距今3500年,是商代南土中心城邑,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中心,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
“今年是我父亲去世整10年,我们在家建这个小型泥炉博物馆,既是怀念他老人家,也是想把泥炉制作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近日,在武昌后长街33号一家由老平房改建的小型泥炉博物馆里,记者见到武汉最早的泥炉手艺人叶国铭的儿子叶先勇。叶先勇说,提起他父亲的名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但用过他做的煤炉子的武汉人绝对数以万计。他的父亲大半生都在做炉子。 “泥炉王”家的故事 她和老伴儿做了半世纪的炉子 ...
文字来源:金羊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9年1月6日消息,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一食堂旁边正在施工建设体育馆,结果挖出一个汉代古墓!”1月6日,这条信息和几张施工现场图在微博和朋友圈热传。网上热传的施工现场照片中能清晰看到,地面地砖上散落着许多陶器,依稀能辨出其中还有疑似狗、鸡等动物器型。 中山大学刚刚确认了这一消息,回应称:我校广州校区南校园拟建学生食堂项目选址,施工时发现墓地的...
经过紧张筹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于12月2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为期3个月。本次展览是继“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等全国考古发现成果系列展之后的又一展览,同时也是 “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大唐风华展” 等展览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地方博物馆之间又一次成...
涿州历史悠久,历代是州、郡、县治所之所在,素有“天下名都”的美誉,秦汉时期的涿州土地膏腴,物阜民丰,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了印证。 2004年5月,涿州开发区河北凌云工业集团新厂院内,发现了一片东汉家族墓群,共抢救清理古墓葬5座。据考古发掘表明,位于东侧的一号墓,为这片家族墓中的主墓,规模最大,共出土随葬器物49件。这49件器物中,有38件是彩绘陶器,其中23件被鉴定为国...
2018年12月30日消息,一座2000年前的洛阳西汉大墓,实行了整体“打包”搬迁。从闹市区的工地,经过一个小时“龟速”行驶,到达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关林仓库,以待后续考古研究。 此次大墓搬迁准备历时近2个月,耗资达百万元。据悉,进行完考古研究后,这处墓葬有望进行复原,面向公众展示。 由于墓葬众多,历史上盗墓频发,一直以来有着“洛阳大墓,十墓九空”的说法。然而此次...
中国最早的灯具始于战国,当时主要是青铜灯具。两汉时期,灯具的制造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青铜灯具继续盛行,陶质灯具也以新的姿态逐渐成为主流。这时期的陶质灯多出土于汉代中小型墓中,主要流行于中下阶层,尤以豆形陶灯、俑形陶灯最常见。 如图所示这只汉代彩绘坐俑形陶灯,高23.8厘米。灯座作迭坐俑形。俑圆脸,高鼻,口微张。胸部双乳突起,双手自然下垂置于膝盖上,头顶圆形灯盘。彩绘多有脱落。 欣赏这样...
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满城汉墓的发掘创造了数项考古学之最,包括首次发现了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等,令世人瞩目。 记者实地探访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看到了满城汉墓的部分珍贵文物。它们以其特殊的语言,勾勒出刘胜大致人生轨迹,映射西汉盛世的壮丽风貌。 展览展厅内一角 王国往事:器物映照“中山靖王”之贵 许多人知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