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李常宪制作的立体烙画武一力摄 以铁为“笔”,以葫芦为“纸”。记者近日走进“85后”小伙李常宪位于武汉昙华林的烙画工作室里看到,他正一手握着电烙铁笔,一手缓慢地转动葫芦,不出10分钟,一只栩栩如生的褐色小虾便呈现在这只3厘米高的葫芦上了。 烙画源于汉代,又被称为“火针刺绣”。绘制烙画多以木板、树皮、葫芦等为作画材料,以烙铁烫烙使其炭化,形成天然的棕褐色“颜料”。它是古代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
1月28日,由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主办的第25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新中国戏曲改革、发展、传承的实践与理论见证——郭汉城先生的治学精神、学术态度和丰硕成果”为主题,王文章、薛若琳、沈达人、傅晓航、王安奎、周育徳、吴乾浩、谭志湘、张林雨、王馗、陈曦、万素等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活动。论坛由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徐涟主持。 103岁的著名戏曲理论家、戏曲史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
近日,记者从河北省武安市文保部门获悉,他们在北安乐乡北安乐村西、贾家庄村东发现了一汉代古墓,出土银器、铜器、陶器等20余件,这对研究汉代的制陶史、社会史等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古墓是北安乐村在建设采摘园时意外发现的,古墓长4.9米、宽2.25米、高2.3米,墓壁厚度0.45米。墓葬内的砖全部为扇形青砖,扇形砖长0.23米、宽0.19米、厚0.08米。 武安市文保工作人员贾明田称,根据出...
2019年1月29日中国传统农历小年。一年一度的春运刚刚开始,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联合武汉天河机场共同举办《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书——连环画中的红色经典》机场巡展活动。 天河机场是湖北省重要的旅游出行窗口,本次机场巡展活动是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与武汉天河机场双方发挥自身优势,探索行业跨界合作、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一次全新尝试。活动旨在将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
武强年画博物馆讲解员张浩博为参加开幕式嘉宾讲解。陈贺芝摄 据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透露,29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正值中国南方“小年”,《风韵千载——武强年画与我们的春节》武强年画专题展及体验千年武强年画传统技艺活动在湖北武汉革命博物馆拉开帷幕。当日,80余件武强木版年画珍品和精品亮相于此。 武强年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康英勤现场演示武强木版年画印制技艺。陈贺芝 摄 该活动由河北武强年...
“色又鲜,纸又白,年画打从武强来。门神灶王样样有,屋里墙上搭戏台。”在武汉革命博物馆,风趣地唱卖词、花花绿绿的画片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昔日热闹的年节庙会。 腊月二十四是南方传统的小年,民间有“过了小年就是年”的说法。小年当天,武汉革命博物馆以“年画重回春节”为主题,举办“风韵千载——武强年画与我们的春节”年画展览,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让广大市民在欢欢喜喜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中...
为了加深两院的合作交流,丰富学习培训内容,依托双方合作的“跨越时空的邂逅-秦始皇帝陵与汉景帝阳陵出土陶俑展”,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合作开展2018-2019年讲解员冬季培训。 作为创新培训形式的尝试,本次培训活动得到两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双方都希望通过这类合作,提升两院讲解员的业务水平和讲解技能,为实现讲解从灌输式向专家型转变打下基础,探索实践两院更深层次...
1月22日,西安碑林博物馆迎来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130余名高二年级学生,大家迈着青春的步伐走进这座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艺术殿堂,开始了他们的汉字碑林研学之旅。 学生们从第一展室的《开成石经》认识碑林,感慨古人严谨的治学态度,看到《论语》中的名句,不禁读出了声,第二、三展室中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名家,《曹全碑》、《多宝塔感应碑》、《集王圣教序碑》等碑石让学生们...
1月24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举行业务汇报会,院领导班子成员、全院干部职工参加会议,汉阳陵5位参加对外交流、考察学习及业务工作的人员向全院同志进行汇报。 汇报前,汉阳陵博物院副院长陆武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中共国家文物局党组关于在全国文物系统开展向“改革先锋”樊锦诗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并与大家交流了向樊锦诗同志学习的个人感想,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积极向以樊锦诗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文物工作者学...
东马坊遗址出土的瓦当受访者供图 第二看台 当年为牵制刘邦,“楚霸王”项羽大笔一挥,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这便是三秦的由来。 继栎阳城遗址的发掘工作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团队在陕西西咸新区东马坊遗址的发掘工作又有了新的发现。 “结合考古...
展出的《穿白棉布衣的年轻女人》石膏像 展厅内复制的庞贝古城贵族家庭的中庭,中间为接雨水的水池 烧焦的面包 记者杨涛 摄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携手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天津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庞贝: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特展”于23日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举行开幕式,本站为巡回展览的第四站。 此次展览以来自意大利...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副主任孙杰正在用棉签清洗陶楼上的泥土 据考古人员介绍,2018年4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员在新津邓双宝资山抢救发掘一批崖墓,其中一座崖墓中出土了两座彩绘陶楼,一座为两层楼阁式、一座为两层干栏式。陶楼通体彩绘,彩绘层保存完整,这在众多陶楼中并不多见。 = ↑陶楼 两座彩绘陶楼 再现东汉“两层小楼”风采 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
一双巧手,将块块粗简的布匹变成精美的艺术品。记者21日走进武汉民间艺术家刘浩芳家中,探访丝绫堆绣技法的制作。 丝绫堆绣技艺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在我国的荆楚一带就有了这种工艺的雏形。它是在织物的基础上,采用浮雕、编织、刺绣、缝缀、堆贴、抽丝等多种工艺制作 今年73岁的刘浩芳是在退休之后才开始研习丝绫堆绣工艺。近15年以来,她平均每天坚持3个多小时提升技法、精细工艺,将丝绫堆绣技艺练到炉...
为了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筑牢文物安全底线,确保文物安全形势平安稳定,1月14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汉阳陵派出所开展2019年田野文物安全巡查联合行动启动仪式。 会议组织学习《关于开展2019年全省田野文物安全巡查联合行动的通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关于开展2019年田野文物安全联合巡查活动方案》。就“田野文物安...
编码一年多,四步复原《国家宝藏》里的“五星锦” 这么精美的图案是如何织出来的?一万多根经线中要是断了一根怎么办?前晚,《国家宝藏第二季》第六期中的最后一件重量级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以下简称五星锦)一亮相,就刷爆了朋友圈。而这件大受欢迎的“五星锦”,正是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汉机织汉锦”团队利用老官山汉代提花织机复原的。 昨天下午,记者第一时间来到现场,中国丝绸博物馆织造馆内已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