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为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要求,全面加强本市文物工作,市政府日前出台《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在保护本市文物的同时,推动建立京津冀文物保护协同机制,协同实施长城、运河保护工程。 建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库 根据《实施意见》,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认定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加强水...
2012年至2016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区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目前,全区12个盟市全部通过国家普查验收,普查工作总体完成。经普查,全区共登录各类可移动文物1125464件/套(共计1506421件),其中登录珍贵藏品16054件/套(占登录文物总量的1.43%)。12个盟市登录文物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赤峰市(362974件/套,占32.25%)、呼和浩特市(318082件/套,占...
10月31日,温州博物馆组织相关专家对温州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进行了验收评审。温州市文物局局长李震等领导出席会议。专家组认为,温州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完成了方案的环境监测、微环境调控、无酸纸囊匣配置、展厅光源改造、文物运输箱升级等各项工作的全部内容,达到了项目的预期目标,同意通过验收。 该项目是按照《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
由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西安城墙保护基金会与西安晚报举办的2017年“以城为家·爱城若家”西安城墙文物保护亲近月活动受到广大市民关注,3000多张门票正在发放当中。作为此次亲近月的活动之一,11月1日上午,西安城墙获捐100万元的财产保额,用于文物保护工作,通过现代风险管控方式为文物保护披上“保险衣”。 《西安城墙保护条例》于2009年颁布实施,此后每年的11月都定为西安城墙文物保护亲近月...
24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太原市文物保护和管理办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目前,我市文物“家底”丰厚,文保能力还需加强。 我市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
2017年10月20日,浙江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表扬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成岳冲副省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李云林主持会议。省级相关单位、省直文博单位负责人在杭州参加了主会场会议。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物工作分管领导、有关部门及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负责人在各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会上,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金兴盛厅长宣读了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
昭陵博物馆文物数量大、等级高、文物时间跨度大是我国目前研究初唐、盛唐文化、政治、经济的文物宝库,但70年代建馆以来,博物馆一直停留在对文物本体的加固与修复保护阶段,对文物的微环境检测保护一致处于空白。 2016年至今历时一年半的昭陵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已全面竣工。项目总投资300万元,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数据传输方式,建立了可移动文物的微环境数据采集与分析服务器架设(包括室内...
10月12日,龙湾区2017年社科普及周开幕式暨龙湾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在龙湾市民广场如期举行。本次展览内容由龙湾博物馆精选龙湾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的108套文物,展出了碑石、砖瓦、雕版、木制品、书画、古籍、陶瓷、铜器、钱币等文物图片,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参观。 龙湾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历时四年。区国有收藏文物单位共3家,共上报收藏文物1841(套),其中三级文物...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内政发〔2013〕33号)要求,我区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本次普查的标准时间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对象是我区境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李爱平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12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12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在内蒙古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新认定了54640件套重要文物。 2012年至2016年,按照中国国务院统一部署,内蒙古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目前普查工作全面完成。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在当天的新闻...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之后,国家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大调查。如果说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相当于文化遗产领域的“不动产登记”,那么可移动文物普查则是对文物“家底”的进一步清查。 自2012年以来,我区严格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顺利完成文物摸底调查、文物认定、数据采集、登录、审核、总结报告编写、验收报告编写等各项工作,至2016年12月通过验收。登...
《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出台。 《条例》于2017年8月30日经西安市第16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于9月29日经陕西省第12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7次会议批准,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56条7章,包括总则、文物保护单位、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考古勘探与发现、利用与社会参与、法律责任和附则。 《条例》是西安市...
新华社西安9月29日电(记者许祖华)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29日批准了《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条例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禁止设置户外广告设施,修建人造景点和其他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工程。 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为了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西安市在条例中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的非文物...
日前,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漳州市博物馆三楼临时展厅举行。本次展览精选我市100件文物精品,旨在引领大众了解普查,欣赏瑰宝,珍爱遗产,守护文明。来自全市各界的文物爱好者齐聚一堂,共享一场文化盛宴。 本次展览所展出的文物包括各县博物馆、档案局推荐的古代器皿、金银饰品、楼屋契约、名家书画、印玺、石像、民间物械等作品,文物储藏量大类全,作品千姿百态、古色古香,极富闽南特色。此次普查成果显示...
293年前的仲夏,一场来势汹汹的暴风雨袭击了杭州湾以北的陆地。7月18日这一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雨未停歇,风也不止,浪花激烈地拍打着原本脆弱飘摇的土堤坝,直至其“溃不成军”。 雍正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才上任第二年,便遇上这样大的灾异,就连父亲康熙在位时建造的海防“遗产”也付之一炬。更要命的是,因土塘决堤,海水倒灌,当地的沿海民房全部被冲毁,农田被淹没,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