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全国目前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近77万处,文物数量较“二普”有大幅度增长。同时,国家加大文物保护、财政支持和行政执法力度,文物保护取得了重大突破。 “但由于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类型多样、分布范围广泛,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使,屡遭人为破坏,文物保护难度加大。”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直言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最现实的是文物执法督察面临任务多、责任重、人员少...
2018年度,余姚市通过多方投入,完成了王守仁故居油漆工程、舜江楼屋面抢修加固工程及浙东鲁迅学院旧址修缮;完成了三七市镇陈氏故居后罩屋及书房、大隐镇谢山庙、鹿亭乡仙庆庙、阳明街道龙泉寺大殿等6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的修缮。根据不可移动文物减少大修,引导岁修的原则,对中天阁(阳明先生讲学处)北围墙、牟山杜氏宗祠、赵氏老宅、乾镇庙、史氏民居、倪宗正故居、张启钊旧居等近20处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实施了岁修、安...
12月20日,“2018年度陕西省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业务座谈会”在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召开,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蔡理华、省内15家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代表和部分文物保护企业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由省博协文保专委会主任委员郭向东主持。 贾强在会议中指出,陕西省急需修复的可移动文物数量巨大、工作任务繁重,各资质单位要提高站位,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
12月7日,山东省莒南县不可移动文物义务保护员培训会议在莒南县文管所召开。临沂市文物局、莒南县文广新局、莒南县法制局、莒南县文物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出席,莒南县各镇街文化站长、莒南县文物管理所全体人员及有关文物保护单位义务保护员62人参加培训。 莒南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共有各级文保单位和文物点300余处,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文物保护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切实增强和提高不可移动文物义务保护员的文物保护意...
记者昨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内蒙古文物工作发布会上获悉,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区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总数达21000余处,全区文物安全状况有明显改善,但文物安全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据了解,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区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总数达21000余处,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岩画、近现代代表性纪...
日前,宁波市文保所组织召开了《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化管理云平台规划方案》评审会。 平台设计单位详细介绍了该云平台的整体构架和建设思路,拟规划涵盖统一认证、文物资源、安全管理、价值利用、协同办公、分析决策、基础设施七大体系,利用多方面的互联网技术打造我市文化遗产多功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会议将该项目命名为“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化管理云平台”。 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并审阅了相关资料,...
西城区昨天成立“遗产活化城市联盟”,区文委主任孙劲松透露,西城区今年将启动52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腾退工作,明年上半年进入腾退收尾阶段。腾退完成后,52处文物将以教育基地、博物馆、城市会客厅等各种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 孙劲松介绍,截至昨天,西城“十三五”计划中第二批文物腾退项目的14处不可移动文物,已经有11处完全腾空,包括京报馆、五道庙等。剩下的三处为会贤堂、真武庙、永兴庵,均只剩下一户就能完...
国家文物局昨天(10月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昨天公布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进行解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介绍,《意见》既强调文物保护也注重文物合理利用,国家文物局将通过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探索社会力量参与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等措施推动文物合理利用。 顾玉才介绍,近年来,文物部门围绕更好让文物“活”起来,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和青少年教育、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文博创意产品开发...
9月13日,“古韵新生——山西省可移动文物保护成果展”在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开展。这是山西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文物保护专题展览。其中,北齐水泉梁壁画墓、晋城金代砖雕墓两座大型墓葬是首次在山西公开展出。 本次展览共展出约150件(组)文物、2座大型墓葬复原场景、10余套文物保护设施设备,以及大量的文案、图片、表格,分“守望文明”“妙手神工”“未雨绸缪”“晋韵文华”4部分。展览最大的亮点,是揭秘文...
8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会召开。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文明办、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局和宁夏文联相关负责人分别展示了宁夏成立60周年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文化系统全力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实施精品创作工程,创排《花儿声声》等精品剧目44部,全区优秀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83个,5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人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国家文物局”微信公号7月10日消息,进一步规范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工作,为地方各级文物部门开展认定工作提供指导,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的《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导则(试行)》于日前通过审议并印发。 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导则(试行) 第一条为科学指导和规范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所指...
6月2日上午,宁波市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阿拉非遗汇”在象山县人民广场举行。在开幕式上,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首批8个入选第一届宁波市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的文保单位(点)进行了表彰颁奖,各区县代表出席并领奖。 首届宁波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八大优秀案例分别为星光沈氏宗祠、甬曹铁路宁波车站旧址、宁波帮严氏建筑群(宁波城市慈善文化地标善园)、新浦老屋(张人亚党章学堂)、...
5月30日上午,北京市推进落实加强文物工作实施意见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结会召开。千龙网图 历时5年的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胜利落幕,北京拥有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326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501万件/套、1161万件,其中珍贵文物数109万件/套。新发现、新认定文物藏品数160万件/套。普查工作的数据采集数、平台登录数、珍贵文物数、新认定文物藏品数均位列全国第...
为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按照丽水市委张兵书记专题督查城中村改造时要求做好涉改区块文物保护的指示精神,市文广出版局、市文管办立即组织市区两级联动,对市区岩泉、白云、紫金、万象、南明山等5个街道13个行政村,36个涉改区块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排查、建档和影像采集,争取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丽水城中村历史文物,促进城市转型与文化传承协调发展。 通过排摸,涉改区块列入市政府公布的《丽水市本级不可移动文物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