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藏家描述:清中期黄杨木雕水月观音像,包浆纯厚,具有典型的宋代观音造像风格。该像由于巧用了“y”字形黄杨木料,致使像宽达到了17.7cm,像高49cm,底部宽17cm;背光呈柳叶形,十分难得。 观音像发髻高束,开脸慈目善眉,额头上还有一尊佛像;观音右手捧莲,左手作“兰花指”状,犹有慈航普度之意;右腿半曲而横置于岩石之上,左脚下垂,显得率性、安逸;其全身缀满的璎珞加上二根细长的飘带,雍容华贵。整...
竹木雕上乐金刚像 图片由宁夏博物馆提供 宝贝名称:竹木雕上乐金刚像 来源:1986年出土于拜寺口双塔 年代:西夏 级别:国家一级文物 描述:竹木质,底座长10.4cm,宽50cm,高15cm.莲座上直立上乐金刚双身像,身躯呈蓝色,共12臂,主臂拥抱明妃(宗教人物),双手各握一法器,其余十臂向两侧平伸,戴腕镯,脖挂两串骷髅。右腿直立,左腿屈膝,双脚下各踩一魔。 1...
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珍藏着一件珍贵的宋代大型木雕观音坐像。坐像高两米,保存完整,体量硕大,是国内博物馆收藏的体量最大的宋代木雕,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这尊观音菩萨柳叶弯眉,双目微睁,嘴唇稍抿,大耳垂,两颊丰满,略带笑容。神态端庄安详,好似进入了无我的境界,极具艺术美感。 观音菩萨的穿着也很讲究:她头戴花蔓宝冠,颈部佩挂璎珞,上身袒露,肩披帔巾,巾带下垂...
在中国木雕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五代木雕罗汉”。《八婺之宝》第四期,我们在东阳市博物馆馆长陈荣军讲解下,来一睹这件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东阳木雕作品,感受它的艺术魅力。 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东阳木雕 中国木雕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全面展示木雕历史文化,并集收藏、研究、陈列三大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木雕博物馆。 走到幽幽的木雕博物馆,镇馆之宝五代木雕罗汉就阵列在木雕历史展厅。 ...
清代黄杨木雕伏狮罗汉 我国的木雕艺术起源很早,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木雕鱼,鱼周身阴刻有大小不同的圆状纹,形象生动,距今已有7000多年。我国古代木雕多用以装饰建筑部件或家具,也用以雕刻人物、动物等形象。 我国古代民间木雕著名的地区有浙江、福建、广东、江苏、云南等,其中浙江的东阳、广东的潮州、福建的福州并称为中国木雕的三大产地。 木雕的种类纷繁复杂,根...
根雕,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对根雕艺术品——桦木根雕牧童骑牛。 桦木根雕牧童骑牛(见图),清代,通高26厘米,镇江博物馆藏。作品以桦木根为材,采用圆雕技法,雕刻出一对左右相向造型完全相同的牧童骑牛艺术品。作品雕工简约,随形而至,塑造了...
安康市五里镇花园民俗展馆,收藏了一面清代紫檀木雕八仙祝寿图挂屏(见图,纵52厘米,横37厘米)。南极寿星在供案后,正斟酒以便款待从蓬莱山渡海来祝寿的八位神仙。他一侧有童子侍候,龙头拐杖放在另一侧。厅堂右侧后排是手托宝葫芦的铁拐李、手拿莲花的何仙姑、手摇宝扇的汉钟离、手执渔鼓的张果老;左侧前排首位是腰挎宝剑,躬身拱手参拜的吕洞宾、背手拿响板的曹国舅、后排手握横笛的韩湘子、手捧花篮的蓝采和;厅堂地上一...
摘要:紫檀质地紧密坚硬、色彩绚丽多变、香气芬芳永恒,且百毒不侵,又能避邪治病,所以人们常常把它作为吉祥物,以保平安吉祥。观音大士是集智慧、慈悲,救苦救难良好等品德真善美于一身,到处都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故而与其相关的绘画及雕塑作品也是备受大家喜爱。此雕件大气巍峨,远观令人生畏,近看又不得不被如此精湛复杂的工艺所折服,实乃为紫檀雕件中的上佳之作! 佛门曰:“救人一世,渡人万世”。在佛教中...
5月6日,“寓意于雕——东阳收藏古木雕花板特展”在东阳博物馆开展。展出馆藏木雕花板百余件。展期一个月。 古人讲究“于形中立意”的装饰理念,人们借花板品赏抒情、叙事教化、祈福纳吉。传统花板的雕刻题材广泛,包括戏文典故、宗教神话、花鸟瑞兽、田园风光、渔樵耕读、博古雅趣、家规家训等丰富内容,生动、精妙、详实地刻画出中国人的生命特质、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是记录中国民间历史风情的生动画卷。(东阳博物馆...
4月28日,“无名之璞——民间木雕与生活”在广东美术馆开展。展览共展示约320件木雕工艺品和20件木雕拓片,以:“超越实用——从装饰构件到文化图腾”“环肥燕瘦——民间木雕的工艺与地方特色”“永远的祝福和永不落幕的戏文——民间木雕中的生活和人文”“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民间木雕的美学内涵” 4个板块为观众讲述明清以降各地民间木雕中的生活百态和美学内涵。 本次展览共展现了浙江、安徽、广东、福建、...
遗产编号 ⅷ―22 所属地区 陕西·渭南·白水县 遗产级别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马金财 申报日期 2007 “木头不是死的,它的质感,它的纹理,还有它被晒得爆裂的声音,以及散发出的香气都是对世人的一种表白,木雕家使它换了一种形态,继续生存,正如生命长存。”一位木雕收藏者的一番话,说出了木雕的价值所在。 白水县雷牙乡农民马金财致力于木雕文化艺术事业,他研创...
遗产编号 ⅷ-3 所属地区 陕西·榆林·佳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榆林市佳县 申报日期 2006 探明木雕因其地方特色明显,生活气息浓厚,雕刻手法细腻,线条工艺流畅被誉为“陕北一绝”。 探明,又名康忠武,1949年生于佳县,自幼爱好木雕,13岁辍学,17学习木工技艺。1982年,已有十二年木工经验的探明,来到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种类于一...
3月12日,市民在济南市博物馆参观“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当日,“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在济南市博物馆进入第三天展期。本次展览共展出福建民俗博物馆馆藏近百件金漆木雕精品,展示福建金漆木雕的渊源与发展。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20日。记者郭绪雷摄 济南市博物馆里展出的福建金漆木雕(拼版照片,3月12日摄)。当日,“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在济南市博物馆进入第三天...
网络图片 3月10日,市博物馆将推出“木影流光——福建金漆木雕展”。展览由市博物馆、福建民俗博物馆联合举办,展期将持续至5月20日。 本次展览共展出福建民俗博物馆藏近百件清代金漆木雕精品,涵盖了香炉、烛台、寿屏、楹联、人物雕像等种类。展览分为福建金漆木雕的历史概况、制作工艺、生活中的应用、纹饰及内涵4部分,展示了福建金漆木雕的渊源与发展,构图、雕刻技法及髹漆贴金工艺以及福建金...
我国古代的建筑,以木质结构居多。木料适合在上面进行刻画,于是便有了雕梁画栋之说。尤其是明清时代,墀头、影壁、门楼、垂花门、撑拱、廊内轩顶、门窗棂格、室内装修、花罩、梁架构件等,都有内容丰富、形式广泛的雕刻形式,因此便有了多种多样的花板。 所谓花板,即雕刻有图案的门板和栅栏等的统称。花板不仅是我国民间能工巧匠工艺水平的体现,尤其是花板上的雕刻,构思之精密、刀工之精细、章法之精巧,令人过目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